第1章 山窮水盡(1 / 2)

“嘩啦啦”

我像發泄一樣的用生平最大的力氣將卷簾門甩在地上,左手傳來一陣刺痛,低頭看了一下,原來是手已經劃破了,流了很多血,我愣了一下,隨後無奈的笑了笑。

我最後看了看這個曾經讓我充滿希望的店鋪,三年前培訓機構開業的時候,我夢想著心有多遠我就要和這份夢想走多遠,然而現在的我更希望這三年的時光都是一場夢。當時的我意氣風發從籌款、托關係尋找位置最佳的店鋪,招聘外教和優秀的老師,我從未想過失敗會如何,我當時覺得啟蒙式的英語教育模式,在我的家鄉這個教育資源匱乏的城市是有一定市場空間的。事實證明我的構想有一部分是對的,在經營起初,全英文和興趣式的培訓確實也吸引了大量家長的關注,教室全部爆滿,甚至有的孩子們都得站著或者在走廊聽課。但隨著新鮮感和浮華褪去,我一味通過提高成本的拉高學校檔次,導致學校的收費水平和定位已經脫離了這座城市的主流消費需求。我“獨創”的教育模式也被其他更成熟更有資源的機構效仿,甚至學校核心骨幹被挖走,當一名我親自從國外邀請回來的外教離開那天,我崩潰了,也走上了另一個極端,當我將原本的啟蒙學校改成中學課外輔導應試學校時我就已經失去了當年的夢想,學校也走上了徹底衰敗的道路,在學校關停前的最後一個月,老師們基本都被我遣散,我大部分時間自己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學校裏發呆。偶爾會有以前一起創業談論夢想的職工、老師過來,我以為他們是來拉我一把,或者勸勸我的,結果大部分都是討要薪資、獎金的,甚至為了幾百元錢與我吵到麵紅耳赤,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人走茶涼”的含義,也認識到了創業的殘酷現實。

拖著沉重的編織袋,我把卷簾門的鑰匙交給了保衛處的老大爺,今天值班的老大爺姓陳,平時和我交情不錯,經常打聽我們學校的事情,還一直想著給他那個在家待業的孫子物色個對象,但他似乎也聽說了我的遭遇。一向健談的他今天沒有多對我說什麼,或許是為我保留最後的自尊吧。

出了寫字樓的大門,朦朧的天氣仿佛也不願意給我個痛快的結果。僅僅是拖著這幾個袋子我已經耗盡了力氣,我不得不放下編織袋,在這座市內最體麵的寫字樓門口的階梯上坐了下來,來來往往的人們似乎都在奔向自己的新前程,也有幾個人帶著疑惑的目光看著我,但沒有人會為我停留。

那麼,我還能去哪呢?我當然不想灰溜溜的回到家裏,讓父母知道我創業失敗的現實,曾經的“好兄弟”們以前聚會的時候還都說“顧總,有機會帶兄弟們一起發達”,現在卻視我如瘟神,聯係方式拉黑的、不接的、說是忙一年多約不到的比比皆是。

我想到了老六,他是我從小一起長大的哥們兒,上次我倆打視頻電話的時候他還說,等他再談成幾筆大單就能衣錦還鄉,他也知道我這邊工作不順利,還一直勸我別放棄生活,想了想,幹脆去投奔他吧。

可能有的東西有不一樣的想法,我試著起身重新提起一個編織袋的時候,它終於因為承受不住重壓而散落開來,今天收拾的公司剩下的資產散落一地。。。。。。我幹脆把它們全都留在了原地,或許它們還能再享受一次這裏的物業服務,而身後的雙肩包裏就是我奮鬥三年的全部家當:幾件衣服和幾個電子設備,我帶著它們輕裝簡行的出發了。

距離老六所在的城市三個多小時的車程並不遠,因為曾經多次來到T市找老六吃吃喝喝,我輕車熟路的坐上了尋找他的地鐵,當我出現在老六麵前時把他嚇了一跳,起初他以為我隻是過來找他玩,想給他個驚喜的,直到我們坐下來,我心平氣和的跟他說。

“我破產了,學校倒閉了,今天早晨我親自鎖的門,我來投奔你了”說罷我還給他展示了一下手上用蠟筆小新創口貼簡單處理的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