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後的數十年裏,太平洋中海洋生物開始變異、死亡,進一步影響整個地球的生態。
缺少了海洋生物的調節,海水變得死氣沉沉甚至海水比重也發生了巨大變化、這導致大氣層開始不穩定,地球變得忽冷忽熱。
不僅僅是太平洋,大西洋也非常嚴重,長年以來無節製地傾倒核殘渣,導致大西洋東岸也已經形成類似西太平洋的重水區域。
冰島,挪威等地區的火山活動日趨頻繁,歐洲的氣候和地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高溫加大了海洋水分的蒸發,從而完全改變了大氣環流,而南北兩極的極端寒冷更甚。
短短30年內,兩極越來越冷導致降水更多,冰雪重新覆蓋絕大部分地方,然而赤道沿線卻變得越來越熱,沙漠在整個地球蔓延,北美、南歐、也出人意料地成為新的沙漠大擴張的地區。
南北回歸線之間已經完全成為火焰山,高溫之下成為生命禁區,曾經的熱帶雨林變成了一片火海,東南亞,亞馬遜都毀於一旦。
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變化讓大氣層越來越不穩定,很難阻隔太陽熱量,有陽光的時候,地麵變得燥熱異常,即使是西伯利亞地區太陽照射下的溫度也能升高到50°。
高溫疊加極地冰川的擴大,讓本來就缺水的地區更加缺水嚴重,更不用說此前本來就缺水的北美平原,甚至中國曾經的江南水鄉都出現了極度幹旱。
同時,青藏高原的寒冷導致降水也增多好多倍,冰川再次堆砌起來,然而大氣層的破壞導致強烈的太陽下,同時白天冰川向陽一麵會快速融化,讓塔克拉瑪幹沙漠陷入洪水的威脅,兩三年就會爆發一次。
由於原來人口眾多的區域開始不再適合人類生存,全球人口遷移大潮再次出現,全世界各地難民湧現,在逃亡的路上處處留下累累白骨。南美洲的人逐步向南遷徙,而墨西哥和美國人向加拿大方向湧去。中國沿海和江南人口向西部高原遷移,非洲各地再次麵臨種族滅絕的淒慘命運,歐洲人在大量逃離阿爾卑斯山脈以南的家園。
至於太平洋裏的島國,已經好久沒有傳來什麼有實質意義的消息,隻知道衛星係統還時不時收到來自島國零零散散的求救信號,然而,這時候誰能顧得上他們呢?
天氣一天天惡化,地球麵臨審判日,全世界所有科學家的頭等大事就是如何在現在的地球上延續人類的生存,氣象和地質以及所有其他領域的科學家們聚集在一起,通宵達旦企圖為人類找到生存之道。
2061年,太空探索已經成為最主流的學科,整個地球都為之傾注了巨大的資源,甚至在火星建立了好幾個基地,可是一無所獲。
同年,負責海洋探測的美國科學家福田孝二發現,深海觀測攝像頭顯示哈勒茂火山部存在裂縫,並在海溝中產生熔岩流。
福田孝二原來是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的青年才俊,在福島事故發生後不久,辭職來到美國,成了一名負責海洋探測的工程師,一直幹到了現在。
根據福田團隊的進一步探測發現,從夏威夷到日本列島東岸,水質似乎比其他洋區更重,壓迫海床出現更多的裂縫。
這導致西太平洋地區的地震海嘯發生頻率加大,日本核電站接二連三發生核事故,進一步擴大了核廢物的排放!
而排放的核廢物又再次加大了該地區水的密度,產生惡性循環,撕裂海床,整個太平洋底出現無數裂紋,火山爆發非常頻繁,地球就像即將要裂開一樣。
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福田報告”,並將報告命名為“來自海洋的審判”!
則分別報告引發了整個世界的巨大恐慌,倒計時已經開始,而誰也不知道倒計時的準確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