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六歲那年(1 / 1)

其時天不甚熱,息小柳背負一包袱行在采青鎮大街上,他自小長在青山綠水之間,不曾見過如此人潮如流、琳琅滿目之熱鬧場麵,兀自遊目四顧,心中新奇感不言而喻,不禁看得心曠神怡,欲罷不能。

在他六歲那年,也就是十年前,息小柳隨父親息希到過采青鎮一次,那次是為了賣菜。

當時,采青鎮不及今日繁華,然各式雜貨、各種店鋪密列於市,已足令小小的息小柳看得樂不思蜀。

突然,變故陡生。

一匹馬受了驚,騎馬人驚恐萬分。馬兒橫衝直竄,撞壞了不少東西,卻難以讓其停下。息希父子正在賣菜,眼見一匹烈馬斜刺刺衝了過來,猝不及防,均嚇得要閉眼,電光火石之間,息希欲以身擋住息小柳,卻給息小柳搶了個先,反被兒子擋住。

旁邊百姓眼見這一幕,既感動又為之扼腕。這對父子情深似海,小孩子尚是年幼,怎地卻要被馬踏死。人們不忍看到那慘酷的一幕,無不別過臉麵。

豈知片刻過後,並不聽見那父子的慘叫聲,人們無不驚訝。待去看時,那父子已不在菜攤旁。

烈馬踢翻了菜攤,繼續前竄。怎麼回事,莫非上天開眼,不讓這對父子慘死?

人們目光不自覺地四下尋找息希父子,卻見一人右手攬了息希父子疾馳數步,方停於一丈之外。

那人放下息希父子,一刻不停,轉身就發足疾奔,似是要追那匹馬。那人腳下生風,竟不沾地,不消多久,便追上烈馬。

他縱身上馬,欲拉韁繩,哪知騎馬人手上拿的已是半截。這時烈馬離開大道,斜衝了出去,前方正有一堵青石牆,眼看便要撞了上去,那人一夾馬腹,再發大力,竟硬生生把烈馬身子斜了一半,避免撞牆,又突發一掌,打在青石牆,發出一聲脆響,掌勢太快,人們瞧不清楚。這一掌的反彈之力著實驚人,力量幾乎全被烈馬承受,令馬兒遽然側倒在地,竟昏暈過去。再看那人,已攜騎馬人飛離而去,輕輕巧巧地落於大道的一塊空處上,分毫無損。

大街上眼見這一幕幕救人場麵的人們,都是瞠目結舌,為之神奪,隨後街道上爆發出雷鳴的掌聲。

息小柳本是害怕至極,此刻一顆小心髒卻是激動得怦怦直跳,眼見那位大叔的神奇本事,不禁生出無限向往與崇敬之情。

當世有兩大名俠,武學造詣精深,便是“凡江仙永”,江湖上無論黑道白道,對此兩人都得禮讓三分,因為他們的人品武功都令人不可輕視。

“凡江”,大俠藍江是也。他為人隨和,古道熱腸,常與市井之人往來,無拘無束,尤其喜愛好吃好喝。同道中人贈其一個“凡”字,與其名字中的“江”字並稱,便是“凡江”。

“仙永”說的是大俠祈永,他生性孤僻,為人清雅,崇慕清靜無為的神仙之道。江湖中人贈其一個“仙”字,與其名字中的“永”字合稱“仙永”。

此二人皆為人正直,遇到不平事,定要拔刀相助,是以俠名遠播,威震武林。

那救下息希父子與騎馬者之人,並非他人,正是堂堂藍江大俠。藍江大俠少年時獨自離家,習得一身驚世武功,闖出聲名。這些年在杭州一帶過著普通人的生活,對江湖之事早已看得淡了,自他出來闖蕩,已有二十個年頭了,然而極少回家,此次掛念父親,情不自已,決定回家,途徑采青鎮,正好碰上這事。

藍思仙老人是位懸壺濟世的老大夫,是息希家鄰居,兩家關係親密,幾同親人。巧得緊的是藍江乃藍思仙之子,父子久違,潸然淚下。

藍江從此不出,打算陪伴父親,他見息小柳天性純良,酷愛武功,又生得一段驚奇骨骼,遂將畢生武學傾囊相授。

息小柳聰敏好學,又肯下功夫,十年時間,終於將藍江的絕學學到了手。息小柳母親水碧對琴棋書畫頗為精通,對兒子有心栽培,成就了其文武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