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們非常關注河西的戰況,當金城和武威被攻克之後,他們就發現在河西已經沒有力量可以對抗遠征軍了,他們跟隨在遠征軍的後麵,在遠征軍攻克張掖之後,他們立刻出了玉門關,進入西域。
河西被徹底平定之後,在西川等待的商人就落在了某些同行的後麵,他們立刻走上絲綢之路,他們已經等待的太久,落後了太久。他們知道,第一批踏上西域的商人的收獲是難以想象的。
作為商人,他們看著絲綢之路這樣可以說是遍布黃金的商路不能使用,這比殺了他們還讓他們難受。雖然已經是深秋,在絲綢之路上還是有許多商人帶著貨物,帶著希望,帶著對財富的渴望在路上艱難的走著。他們帶著中原的絲綢、瓷器等奢侈品走向西域。
西域人渴望中原的絲綢、瓷器、鐵器、金器、銀器、鏡子和其他豪華製品,這些物品在西域備受歡迎。作為東方最強大的國家,在漢朝的時候,西域人就羨慕漢人的生活,他們不能離開自己的國家,隻能通過用上和漢人相同的物品來讓自己感受漢人的生活。
而在西域也有許多新奇的物品是中原沒有的,像西域的地毯,毛織品,駿馬也是中原人所喜愛的,這些物品在中原也有很大市場。絲綢之路作為連接西域與中原的商路,它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它連接著西域諸國和強大的東方強國,以前是大漢,現在是大新。
過去,作為東方最強大的國家,漢朝時中原對這些小國的態度是包容的,特別是在匈奴這個共同的敵人還存在威脅的時候,漢朝庇佑這些國家,他們對天朝上國的態度更加的恭敬。
現在,新朝重新打通絲綢之路,從此絲綢之路一片暢通,中原和西域的聯係重新緊密起來。西域各國同中原的貿易在漢末蕭條了,但這不能讓其中大多數西域國家對天朝上國的恭敬有所減少,匈奴的凶殘可是讓西域各國不堪忍受,他們時刻渴望著中原的庇佑。
在新朝新立的時候,雖然匈奴仍舊勢弱,但這隻是相比於新朝,對於西域各國來說,匈奴仍舊是一個龐然大物。在新朝初立的時候,西域各國受到匈奴的欺壓,這事早已傳進長安,但王莽並沒有出兵幫助西域各國抵抗匈奴。在經曆了幾十年的和平時間,西域諸國中某些國家對中原已經不是當初那麼恭敬了,他們太久沒有見到中原強大的軍隊了,他們對中原的強盛也隻是從前輩那裏聽說而已,夜郎自大這個詞恰好可以用來形容他們。
在新朝成立的這幾年,不少西域國家投靠了匈奴,王莽不可能對所有的西域國家一視同仁,他必須分清楚那些是忠實的仆人,那些是心懷叵測之徒,一旦日後大軍進入西域,必須對西域進行清洗,讓西域徹底成為新朝的土地。
在這批進入西域的商人中,有許多朝廷的密探,他們到達西域之後,將要把西域的情況徹底調查清楚。他們不僅要摸清西域的現況,他們還要拉攏盟友,打擊敵人。
他們將會拉攏那些忠於中原的國家,同他們通商,增強他們的力量。對於那些已經和匈奴勾結的國家,他們將會運用商業的力量,讓他們國家的商業崩潰,讓他們損失慘重,為日後大軍西進減少阻礙。
這些密探不僅去攪亂西域的局勢,他們還要描繪西域的詳圖,哪些地方能夠讓大軍通過,哪些地方的城池容易攻克,哪些地方的氣候怎麼樣,哪些地方的風土民情怎麼樣,這些情況都是日後大軍順利進入西域的保障。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徹底查清西域的水源分布,這對於大軍來說是征服西域最大的障礙。西域缺水,一旦大軍沒有水,那麼大軍即使再強大也不可能在西域有所作為。
密探們隻占商人中非常小的一部分,商人還是主體,商業還是目的。商人如潮水一般湧向西域,把他們的商品撒向整個西域。由於在過去的時間裏,絲綢之路的不通暢讓中原的物品在西域越來越稀少,中原的物品也越來越貴,這第一批進入西域的商人很快就把他們的商品出售一空,他們獲得了巨額的利潤。對於這部分商人來說,他們的商品在關中隻是按照平常的價值交的稅,現在他們的商品賣出了高價,他們獲得了巨額的額外利潤,這讓這些商人突然發現,要是他們把西域的物品帶到中原,他們極有可能也獲得巨額的額外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