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泯恩仇(1 / 3)

自序

《皇帝心經》是中國曆史上五位皇帝以第一人稱的口吻來表述曆史事件、曆史人物、及治國方針和治國思想的作品。我在書中所截取的五位帝王都是中國曆史長河中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他們以風趣幽默的語言發表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絕對是他們的“本色演出”。這本書不僅會向您透漏一些“秘史”,澄清一些“野史”,更會向您展示一個封建君主時代盛世光輝與風雨飄搖共存的社會風貌。

把曆史寫的好玩,但又不失真。這是我創作《皇帝心經》的態度。

之所以會寫這部作品,是因為我堅信:一個人的一生中,總該有那麼一次,為了夢想,義無反顧。

書中的情緒和感情符號,希望您能夠喜歡。

-------風水連城

第一章泯恩仇

(一)

我叫愛新覺羅·玄燁,滿族,第一學曆小學,在職教育取得中央太學皇帝專業本科文憑,研究生在讀。我八歲登基,職業是皇帝。我是一個具有雙重性格的人,性格本身外向開朗,但有一些譬如鼇拜、吳三桂、葛爾丹這些人硬把我曆練成了一個沉穩、隱忍的人。同時我是個閑不住的人,南征北戰縱橫天下的英雄事跡自不必說,就說平時不忙的時候,我也是個山寨版的諸葛亮。說到底,就一句話,四個字:操心的命。記得有一次在討伐葛爾丹的時候,禦醫告訴我:“皇上,您的身體已經處於亞健康狀態了,臣實在是心疼啊!”我說:“愛卿,你這就萌了吧,朕每天都聽那幫奴才們囉嗦,習慣的像是聽每天的公雞打鳴,要是哪一天聽不到,那心裏才叫一個不爽呢!”其實,在平時,我還是會堅持體育鍛煉的,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嘛!

最近,我挺煩的,雖然我的煩心事從來就沒有間斷過。大家都知道,我們是滿人入主中原,那些漢人在心底裏其實是不服氣我們的。他們私底下總愛叫我們“夷、蠻”,意思就是說我們沒文化。我也知道,要想化解這場矛盾,隻有讓漢人心裏服才是真的服,正所謂攻心為上。對此,我一直煞費苦心拉攏他們。但作為征服者和統治者,我首先要保證的是我們滿族的地位和特權,在這樣的基礎和條件上,循序漸進地實現滿漢一家。就像選舉一樣,我首先要保證支持我的選民投我的票,然後再爭取中間選民的選票,這是路線,是策略。

其實,說到化解民族歧見,多爾袞和我爸也曾實行過一些措施,可以說是恩威並重。但在一係列高壓政策和血腥屠殺中,給漢族人特別是漢族優秀知識分子心中留下了一道不可磨滅的傷疤。他們給我留下了一個爛攤子,特別是在我還沒有親政的時候,四位輔政大臣在江南搞了一些棘手的案子。那個“奏銷案”和莊廷龍的《明史案》都是他們搞的,跟我沒有一丁點關係。再說,這事本來是由誰幹的就該有誰負責。他們都駕鶴仙遊了,我還要給他們擦屁股,為那些冤假錯案的受害者撥亂反正,你說我這都幹得是什麼事啊!

滿漢一家,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是那麼回事。我爸統治那會兒,同一個官職,滿官的品級高於漢官。舉個例子,拿兩個地級市的知府比較,滿官知府享受的是副部級待遇,而漢官知府幹到死也隻能是個正廳級官員。這不是歧視是什麼?簡直和考個公務員歧視乙肝攜帶者的性質一樣討厭。這種赤裸裸的歧視,不僅有損漢官的人格尊嚴,而且使本來就打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漢臣們更加渾渾噩噩,得過且過。於是我下令:各省督撫、提督總兵,不論滿漢,唯賢是用。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選拔政策的不斷完善,在增加漢官比例的基礎上,逐步實現了滿漢官員品級平等。

幾乎就在同時,我又上演了一出對漢族優秀知識分子的“宮心計”。從我們滿人入關以後,就恢複了科舉考試,企圖對漢族人誘之於功名利祿。誰知有一部分倚老賣老的漢族知識分子仇視我大清,寧肯歸園田兮,也不肯踏入仕途。這些人的影響很大,德高望重,具有一呼百應的煽動作用。其實他們不合作倒也無所謂,但他們偶爾寫寫“大字報”謾罵我大清,誹謗老子,鼓動反清複明,煩死我了。這絕對是對我大清帝國的潛在威脅。因為,精神世界的力量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也就是後來所謂的“革命信念”,那可是個無堅不摧的東西,相當可怕。

我心裏很清楚,戰事已休,大治不遠。滿漢對立的情緒會慢慢緩和,這是趨勢。但我總要拿出一點誠意,於是一場在全國搜訪舉薦人才的運動開展起來。我要求各級各部門切實行動起來,深入貫徹這一運動的精神實質。在很短的時間內,即有200多人的名單上報到我這裏。我很滿意,這次運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意義重大。

應該說,在我登基之前即入關以來的三十年,即使是後來的三藩之亂,也無法撼動大清的龍脈。反清複明的人隻能從無望變成絕望。其實人民群眾早已被戰亂折騰的筋疲力盡,再折騰就是瞎折騰。明智的人都渴望和平,渴望財富。這一切都為我實現滿漢一家的理想提供了有利的客觀條件。當然也有一些老骨頭寧死不從,比如顧炎武、黃宗羲等人不是鬧自殺,便稱病重。我也不強人所難,因為這些人影響很大,如若霸王硬上弓,出了意外,也有損我的名聲。都隨他們去吧,做到這一步,我已經很滿意了。我要好好利用這個機會,表達我的誠意。1678年11月,名單上被舉薦的人陸續到達北京。我並不急於開考,其實考試隻是個幌子。於是我下旨說:今年的冬天有點冷,不利於答卷,難以顯示出各位的真實實力。所以考期延後,等春暖花開時再盡情發揮。同時命令禮部妥善安置考試者的食宿,每人每月發三兩銀子,三鬥米。我這樣做,就是要讓這些即將入仕的漢族文人們感覺到我以人為本、注重人文關懷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