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太子賑災的捷報就傳到了汴京,皇上龍顏大悅,這個兒子還是有些魄力的。
吳王心裏忐忑不安,孫瑩瑩也如坐針氈。
陳昭儀滑胎的事情過去這麼久了,皇後娘娘怎麼一點兒動靜都沒有,西域毒藥再現,她不可能不查過去的事啊!
孫瑩瑩如今已懷胎三月,天天提心吊膽的,生怕自己的孩子也遭了毒手。
但這個孩子,讓皇上從喪子之痛中走了出來,這說明自家春秋正盛,孩子還會有的。
皇後娘娘還跟以前一樣平靜,甚至比之前還寬厚了,讓孫婕妤免了晨昏定省,每日就和賢妃他們幾個聽聽戲。
蘇謹之在路上走了兩個月,吳王就盡心盡力的伺候了皇上兩個月。
他現在比誰都更期待蘇謹之回汴京,兩個月前,有人給了他一個線索,他早就讓人快馬加鞭的去隴石搜集證據了。
不出意外,蘇謹之到汴京後沒幾天,那些人也快回來了。
趙鈺和蘇允辰現在顧不上宮裏的事了,全部交給趙燕兒來處理。
兩年時間周光耀已經將北地變了一番模樣,趙鈺運過去的種子,耐旱耐寒,在北地貧瘠的土地上生根發芽,獲得了大豐收。
北地的人不用再高價去買糧食過冬。北地的皮草,牛羊肉源源不斷的送到大晉各地,北地百姓前所未有的寬裕。
雲安到了百濮,頒發了一係列郡主令,免除一切賦稅,開發了大片良田,百濮百姓的藥材也由郡主的人統一收購,價格翻了好幾番。
雲安還按趙鈺的囑托,開辦了學堂,免費教孩子們認字。
木棋則組建了一支有本地人組成的隊伍,勤加操練。
大梁國安分了不少,皇上有意裁撤趙家軍,趙燕兒吹了一下枕邊風,十萬趙家軍,被裁撤了七萬,鎮國公趙永安也奉命回京,隻留下趙承帶著三萬士兵駐守南地。
而那七萬趙家軍,轉了個彎全部進了百濮,成了趙鈺的人。
大運河還在開鑿中,因為資金充足,進行的十分順利!
蘇謹之回到汴京,皇上讚他愛民如子,給了不少賞賜,令他掌監國之權。
蘇謹之一時風頭無兩,太子妃林靜和也是風光無限。
可好景不長,有自稱是隴石難民的人在大理寺外擊鼓鳴冤,說蘇謹之賑災時,為了節省開銷,將老弱病殘關在義坊,防火火火燒死了。
此事一出,舉國震動,蘇謹之當然不認,說大火是意外。
可那個從義坊裏死裏逃生的說自從進了義坊後,就再沒讓吃過東西,不少人都餓死了。
為了毀屍滅跡,太子親衛在義坊裏澆了油,點燃大火,義坊變成了人間煉獄。
蘇謹之雖然嘴硬,崔遷對這事也一無所知,可是大理寺撬開他隨從的嘴,甚至還查出太子貪墨賑災銀的證據。
皇上在朝堂上吐了一口血,廢黜了太子,押在宗人府內,林靜和也未能幸免。
經此一事,皇上一病不起,吳王每日守在皇上身邊,悉心伺候,終於感動了皇上,半年後,皇上封吳王為太子。
孫瑩瑩暗中見了吳王,憂心忡忡的說:“吳王,不現在該叫你太子殿下了,如今你得償所願,可別忘了當初的承諾!”
吳王笑得春風得意:“我這個太子之位,坐不坐得穩,以後還要仰仗婕妤娘娘呢!魏王和齊王虎視眈眈,都想得這個太子之位!”
孫瑩瑩明白,太子這是點她呢,雖然她肚子裏揣的,是皇上的骨肉,可是,就算是個兒子,也輪不到她覬覦皇位!
“太子殿下放心,我入宮隻是為了拉蘇謹之下馬!”孫瑩瑩說的是實話,她就想壓太子一頭,然後看他身敗名裂。
吳王到現在都不知道暗中給他送信的人是誰,孫瑩瑩卻明白,這是皇後出手了。
蘇謹言雖然得了太子之位,可根基尚淺,擔心太子之位坐不穩也是應該的,但他的對手怎麼會是魏王和齊王那兩個酒囊飯袋。
孫瑩瑩生了個兒子,可是先天不足,剛出生就夭折了。
皇上一連折了兩個孩子,蘇謹之還關在宗人府,想想不禁悲從中來,剛剛好點的身子又犯病了。
偏偏禍不單行,大梁見守衛鬆懈,發動大規模反撲,鎮國公遠在汴京,鞭長莫及。
鎮守西郡的高將軍,因為女兒高貴妃被賜死,知道上位無望,聽聞皇帝危在旦夕,吳王無權無勢,便在西郡造反稱王,準備大肆進攻大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