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倒懸少女的鋼琴奏鳴曲(1 / 3)

【日】北山猛邦 著

邢利頡 譯

1

放學後,小聖在書店裏發現了一本奇妙的書。那是一本舊書,被塞在書架的上部。當小聖把一本緊挨著他的參考書抽出來時,它也連帶著掉了出來。小聖撿起書本,發現每一頁上都印滿了樂譜,封麵上則是自己看不懂的德語。小聖百般無奈的合上了書。

他抬手把書舉過頭頂,打算將它放回書架,正在這時,他突然發現書底下有紙片露出一角,像是被書夾著似的。

他翻開這一頁,隻見裏頭是四張紙,還被對折了兩次。

展開紙張,內容依然是樂譜,但從紙質來看,它似乎是在這本集子之外另作的作品,而且很像鋼琴曲。

端詳之下,小聖發現第一張樂譜紙的一角上還用日語潦草地寫道:

曲名·獻給倒懸少女的鋼琴奏鳴曲

作曲家·不詳。

真是個奇怪的名字。

不過更加吸引他注意的是,曲名旁還寫了這樣一句話。

絕對不要彈!

而在樂譜紙的邊沿處,還沾著點點黑跡,目測像是很久以前飛濺上去的血跡。

絕不要彈的曲子到底是怎麼回事?

有這種曲子。他雖早已決心告別鋼琴,可還是對這首謎團重重的曲子上了心。

為什麼不能彈呢?

彈了會出什麼事呢?

小聖把樂譜紙折好,夾回原處,隨後拿起書,朝舊書店的店主走去。

“你好……這本書……”

“沒有標價的書都是一百日元哦。”

“不,我不是在問價格……請問這本是什麼書?”

“嗯?”店主邊調整著老花眼鏡的位置,邊看向書本說道,“《德國無名作曲家的樂譜集》——寫的是德語,其他的我就看不懂了。”

“書裏還有一份折起來的樂譜。”

“這是樂譜集,裏麵當然會有樂譜啊。”店主有些吃驚地盯著小聖,接著問道,“你要買嗎?”

事到如今也沒法不買就走人了,無奈之下小聖隻得掏出一百日元,買下了這本並不怎麼想要的書。髒兮兮的集子就裝在塑料袋裏,由他一路提著回家,分量還頗重——這讓他忍不住心生憎意。

在考試的間隙,小聖忽然心血來潮,上網搜索《獻給倒懸少女的鋼琴奏鳴曲》,然而網絡上也沒有任何相關信息

於是,他又去了一次舊書店打聽這本樂譜集,店主的回答卻依然都不在點子上,甚至連它是何時擺在店裏的都不記得了

不能去彈的曲子

真是越想越迷糊。其實小聖已經讀過樂譜,還在腦內模擬了演奏,結果並未發現什麼特別奇怪的地方,彈完全曲也就五分鍾左右。倒是有那麼兩三處需要用複雜的指法來炫技,不過和李斯特**、拉赫瑪尼諾夫***他們相比可算低難度了。而旋律則是幽暗沉靜的,總覺得曲中有一種寒冷而痛苦的味道,令人聯想到寒冬的盡頭

要是實際彈一次也許就能幹幹脆脆地弄個明白。小聖自幼學琴,當然懂得曲子是想彈就一定能彈出來的道理,隻不過現在他家裏已經沒有鋼琴了。初中三年級的時候,他作為備受當地期待的天才少年鋼琴家被送向全國鋼琴大賽,但卻拿了最後一名,铩羽而歸……自那天起,他就沒法再次彈琴,每當想要觸碰琴鍵,手指便會顫抖,就算想去音樂學校深造也難以實現,於是他便把鋼琴處理掉了。

話說回來,學校裏也有音樂教室,裏頭放著三角鋼琴。因為那裏平時不上鎖,所以也會有學生在休息時間偷偷地去彈琴玩,因此趁沒人的時候去借琴一彈倒也行得通。

光是想象一下要接觸鋼琴,小聖的心裏便湧起了一絲恐懼……可是他更為《獻給倒懸少女的鋼琴奏鳴曲》這首神秘的曲子所吸引。

到底是怎樣的曲子?

然而解謎的提示卻離他意外地近。

當時,他正心不在焉地隨意翻動那本從舊書店買來的樂譜集,發現有一頁上淡淡地寫有兩行字母。

1921 Albert Miller

1943 Ethan Franklin

大概是人名吧。開頭的數字估計是年份。

他去網上檢索這兩人,得知他們皆為音樂家,而且這兩人的大名是出現在一些收集了英語版都市傳說的網站上的。

這兩人有一個共同點,即“挑戰過一首任誰都聽不得的曲子”。

網站上說——

有一首被詛咒的曲子,從中世紀的德國流傳下來。盡管有譜子,但據說不知為何至今都沒人聽過它。為了確認傳說的真偽,在一九二一年的美國,有一位名叫“阿爾伯特·米勒”的人用鋼琴將之彈奏出來,沒想到卻在演奏中發生了瓦斯爆炸,鋼琴和阿爾伯特·米勒的雙手都被炸得粉碎……

一九四三年,伊森·富蘭克林的故事也和上述的阿爾伯特很相似,他也向“任誰都聽不得的曲子”發起挑戰。可演奏還在進行,一輛軍用卡車卻衝了進來,伊森也因此次事故而被迫截去雙手。

不過網站上並沒有寫出曲名,不知他們試彈的是否就是這首《獻給倒懸少女的奏鳴曲》。

但從“絕對不要彈!”這行潦草的字跡以及有人在集子裏隨手寫下二位犧牲者的大名這兩點來看,它很可能正是那首“被詛咒的曲子”。與此同時,就算沒有被小聖查到的網站所記載,世上或許還有其他因為彈了這首曲子而付出慘痛代價的音樂家們。

小聖一次又一次地看著樂譜,憑借想象在腦中演奏,可它並沒有那種“被詛咒”般的可怕氛圍——倒不如說還挺優美的。

果然“被詛咒的曲子”也不過是都市傳說罷了。就算彈了也不會出什麼事。

但……萬一謠言和傳說是真的呢?

害演奏者雙手都被炸飛的曲子——

原來如此,還真有趣。

越是了解這首曲子背後的故事,小聖就越想彈奏它。他本人也開始對此有所覺察。

這種想法或許和自我毀滅的願望非常相近。

在某個下雪的日子,小聖下了決心。

他要彈《獻給倒懸少女的奏鳴曲》。

那天上午,他所報考的大學張榜了,但他卻沒有成功考上。這是自己一直渾噩度日的代價吧,他如此想著。前往音樂世界的道路已經斷了,就連不得已而選擇的普通的人生道路卻也容不下自己。他有一種被全世界拒之門外的感覺。

來到久違的校園,他的雙腳卻並未走向教室,而是前往音樂教室。

待在冬天的音樂教室裏,就跟走在結冰的湖麵上那般寒冷,然而小聖也沒有刻意搓熱手指,就直接把樂譜放到譜架上,然後在鋼琴前坐下。

已經好幾年沒有坐在鋼琴前了。

不過還有必要心懷懼意嗎?

盡管自己即將彈奏受詛咒的曲子,搞不好會被它殺死。但它要是能把演奏者的雙手炸飛了倒也不錯,這樣就不用再去思考鋼琴、思考人生——如此一來,就算不與過去戰鬥,也一定能夠邁入新生活……

想到這裏,小聖將手指放到了琴鍵上。

手指微動,宛如在輕撫黑白鍵一般。沒事的,不用害怕,瓦斯爆炸也好,卡車衝進來也罷,或者隕石砸下來,全都沒小聖漫不經心地用擺在琴鍵上的手指彈出了樂譜上的第一個音符——隨後他的手便自動奏起了這首《獻給倒懸少女的奏鳴曲》。

十指飛舞。

節奏還不賴。

可是——有些不對勁。

他已經注意到了異常,自己彈出的旋律居然沒什麼回聲。他環顧周圍,雖說音樂教室本來就很安靜,然而……在這份安靜背後,卻連空氣都給人一種緊繃且靜止的感覺。

三角鋼琴就放在窗邊,所以能將外頭的景色盡收眼底。小聖繼續彈奏著曲子,突然間,他抬頭看向窗外。

此刻,他懷疑起了自己的眼睛。

空中飄落的雪粒一顆顆懸空靜止,簡直像在看照片一樣。

時間——停止了。

小聖的目光好半天都沒法從窗外移開,但其間他也沒有停下雙手,這正是他在腦中多次模擬演奏所積累下來的經驗在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