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流氓在誰家,張家有三郎(1 / 2)

清平縣,最繁華的地方,當屬上清街。因為,沿上清河而建,由此而得名。

上清街是個富貴安逸的地方,也是個熱鬧歡快的地方,你能想像的快樂這裏都有,隻要你能給的起價。尤其,此時已經,下午五點多了,夕陽西斜,映照著街道,更添一種難以說清的韻味,好像在向人們發出清平街特有的信號。來長街的人們也漸漸多了,賣煎餅的小販,沿街叫賣糖葫蘆的老頭,賣瓜子鮮花的小姑娘等也期望趁此機會掙幾個銅板錢。

茶樓酒肆清館紅樓,更是鬧熱,客人呼朋喚友三五成群而來,愛好風雅的更是手執紙扇輕搖。看見客人到來,店小二仔細看了看,發現沒有要特意注意的人,立刻換上招牌式笑容快步彎腰招呼客人進店。店內又有人招呼,或在大堂或沿梯而上在高樓就坐,店裏掌櫃熟練撥弄著算珠,記賬。客人們點上三兩小菜,一壺小酒,聽著小曲,聽到動人處,停杯叫聲好,隨即又與同桌吃菜飲酒,不時講述最近熱鬧事。

離清平街一二裏地的某處小坡,停著一輛馬車,也無人持韁繩,馬兒低頭吃草,周圍區域吃得差不多了,就向著附近鮮嫩細草處走幾步繼續。馬車前沿一個華服少年斜靠著車廂,臉上罩著個草帽,嘴角叼著根細草。他到這裏,已經一個多時辰了,換著姿勢都已經睡了個兩個小覺,看馬兒把周圍都草地都啃食了一層,實在無趣就斜靠這馬車,抖著腿,手指敲馬車板,不知道在思索些什麼。

小坡500米開外,有一人正向馬車走來。來人,約莫16歲,麵容清秀,穿一身家丁服飾。家丁服,做工款式都挺講究,想來出自大戶人家。這小家丁手裏拿著兩串糖葫蘆,隨著走動,不斷擺來擺去,隻是眉頭輕皺,嘴裏不時嘀咕著

“少爺,要是問起,我怎麼說。就說沒什麼特別的事,和以前一樣。不行,這肯定瞞不住少爺。要不編個趣事‘誰家老頭喝花酒,看中了某個姑娘,替她贖身,要娶來做第8房小妾’不行,少爺要聽也不是這個,我阿福也不會撒謊啊,一說慌就穿幫,哎呀,這咳真難啊”

叫阿福的少年眉頭緊皺,嘀咕來嘀咕去,還是沒有沒有想到如何應答。路麵的小石頭都讓他踢了好幾次。“呸,也不知道是哪些壞東西,在背後造謠,說少爺壞話,敗壞少爺名聲,我阿福也跟著苦惱,”阿福有些惱怒,抬頭望望又嘀咕道,“少爺馬車就在前麵,我要表現表現讓少爺開心下”。剩下的幾十步路,他幾乎是小跑著。

“少爺,你要的糖葫蘆”阿福在馬車旁,拿出糖葫蘆道。約莫一尺來長的圓竹簽上穿著的幾顆紅紅果子,外麵裹上一層晶瑩剔透的糖,散發著誘人的香甜味,令人食欲大增。

華服少年,伸手拿過一串糖葫蘆,拿下遮臉草帽。他咬下一顆糖葫蘆,將剩下的一串賞與阿福,自己則品味著果子獨有的酸甜味。

許是車上坐久了,華服少年走下馬車,這才看清長相,約莫20歲,長身玉立,英姿勃勃,嘴角帶著淡淡邪魅,也是位帥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