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紀服飾
更新時間:2001-04-13
09:57:43
宮廷服飾
18世紀時,法國宮廷繼續創立新服飾,主要以絲緣、花邊、絲綢、天鵝絨以及淡色的花緞等製成。同時,用黑色天鵝絨的貼片代替以前的化妝麵孔和撲有香粉的頭發或假發。男人戴黑皮和獺皮的三角帽,帽邊鍍金或鑲花邊,並飾以鴕鳥毛。他們把頭發或假發編成辮子,以黑色絲帶係住,置於背後。帶扣的鞋子上配有紅色鞋跟。盛裝時須穿灰白色的絲襪,平時則穿白色毛襪。
婦女的服飾
1750年後,婦女開始在頭發上加假卷發,做發卷,塗發油,撲香粉,並飾以絲帶、花邊,以及羽毛等,致使頭發高高隆起。有時,婦女的頭發高得連通過房門或坐馬車旅行都感覺很困難。遇上壞天氣時,頭上還要戴一頂巨大而可以收縮的帽子,這是一種線織的帽子,收起來就像篷車頂,故被稱為“篷車帽”。
當時的女裙一般都用撐裙物及一些硬的襯裙使得裙子高高隆起,形似籃筐,以後演變為內裝撐衣架,又名裙環。後來,有位名叫華都的畫家,他設計出一種背後有褶折從頸部飄垂下來的長服。這種衣服灑脫、飄逸,一時風靡法國宮廷,人們稱之為“華都長服”。
當時,男女外出時習慣攜帶長手杖、暖手筒、皮包及成對的表。而婦女,除暖手筒、皮包等以外,還要以扇子和人工花為飾。還有一種在當時甚為時髦的東西,就是鼻煙盒。
拿破侖時期的服飾
男子的服飾
到了拿破侖時期,他想要建立一個同舊製度時期同樣嚴格的禮賓機構。因此,執政府建立後,便著手擬定服裝法條例,致使各種禮儀服飾的要求越來越嚴格。
當時的宮庭服裝主要是沿用了18世紀末的式樣:白色開司米的短褲配以同樣色調的長統襪,服裝的區別僅在顏色、徽章和剌繡花紋的不同。但外套、無邊帽或兩角帽是必不可少的,通常,紳士們的衣服上還飾以皺領。那些沒有官方頭銜的人士進宮時,一般都身著綴有金屬紐扣的法國式服裝且腰間佩劍。
這一時期,男子的服飾除出入宮廷、參加儀式或是出席晚宴時要穿大禮服及上述服飾外,日常的服飾也可看出1795年到1799年法國督政府時期奇特衣著的影響:高翻領的男上衣(燕尾服)下窄上寬,而且很短,配以緊身的長褲或短褲,褲料可以是皮的、針織的或人字斜紋布的。但到1815年時,米黃色的褲子即長到了蓋過腳麵。
當時坎肩的質料多是帶顏色的凸紋布料,前襟是一大排紐扣。但後來,大家更喜歡飾有彩色鑲邊的細紗坎肩。大約在1811年前後,人們又開始用提花凸紋織料了。此時那種把領子露在外麵的細長領帶取代了1806年以前時興的那種一直係到嘴邊的大領帶。
同時,鞋子與服飾的配套也很講究。如果身著短褲,下麵須穿騎兵式的長統靴或是護腿套;如果是穿人字斜紋布長褲和燕尾服,則須著薄底淺口皮鞋。那時的男子禮服一般說來都是雙排紐扣,而且大都是多層領。另有一種較短些的男鬥篷也可作男禮服。
這一時期的大禮帽多是灰色、羊毛色或黑色的氈帽,有長毛的也有短毛的,有時也戴草帽。1803年,出現了一種被稱作“魯濱遜”的小帽簷絲質禮帽。此外還有一種寬大的、帽簷前後向上折起的“半船型”或稱“拱型帽”的禮帽。
婦女的服飾
婦女的服裝自然也擺脫不了舊時的影響。最初,約瑟芬王後在加冕儀式上穿的長裙風靡了很長一段時間,後又時興一種小禮服。這種小禮服袖子很短,腰際拖著長長的裙裾。還有一種大禮服也很時興:袖長,且有一具披風從左肩斜下,用一隻別針固定在右邊的裙腰上。這兩種禮服均有上過漿的、繡有金銀兩線的細布袒胸褶領。
雖然就整體來講,這個時期的各種服裝的基本型大致相同,但在細節部分卻變化無窮。尤其是袖子,很能激發人們豐富的想象力:隆起的短袖打上褶,用一枚鑽石扣子扣在肩上;或是袖長及肘,一麵開口,像塊布似地將胳臂裹起,再用三隻扣子扣住;還有一種袖子是用五六根小帶從袖口處開始,每隔一段距離係一個結子,一直係到肩;再就是那種在小小的隆袖上罩一層朦朧輕紗的寬大飄逸的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