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師傅居然讓我下山?(1 / 2)

未到寅時,遠處的山頭依舊是黑壓壓的一片,大致能分辨出崎嶇的輪廓。(注釋:寅時為早上3-5點)

借著月光,可以看到一雙滿是泥濘的布鞋,一身道袍,頭上還戴著個道冠的中年人一步一步的在半山腰的小土路上走著。

他的背上是一個大概十三四歲,並蓋著長衣的孩子,小孩背上還有一個道箱,仔細一看,裏麵還露出了半把桃木劍。

即便是背上還背著個人和道箱在這泥濘的小道上走著,卻不見得他臉上露出任何的不適,從勻稱的呼吸來看,似乎這對他來說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

背上的孩子,便是剛和師傅一起下山為別人“消災”的林蕭然,而背著他的中年道士,則是他的師傅。

“師傅,何時才能到呢?咱都走一宿了吧”

背上的孩子睜開朦朧的雙眼慵懶的問道。

“再有幾裏路便到了,你再睡會無妨”一如既往文縐縐的師傅說道。

從見到他這個師傅那天,師傅便是這樣文縐縐的。

後來上山了才了解到,師傅十幾平的破書房裏,居然全是古書,也許是這些古書看得多了,便養成了很濃的書生氣。

林蕭然是因為一些機緣在年幼時便被師傅帶上了山,上山之後,師父的行衣坐臥,林蕭然就當是個小童一樣,日夜伺候著。

按平時的情況來說,師傅是不可能背林蕭然的,得讓他自己走,今天是因為上山的時候不小心把腳崴了一下,才得的了師傅這來之不易的“照顧”。

聽到師傅的話,林蕭然便換了個姿勢:把頭換到了師傅的另一邊肩膀上,然後便迷迷糊糊繼續睡了。

待林蕭然再次醒來的時候,自己居然已經躺在了自己柴房的小床上,早晨的一縷光透過木窗灑在了林蕭然的臉上。

林蕭然翻身坐了起來,打了個哈欠,隨後穿上了已經放在床邊的一套洗得泛白的道袍,走出了門外。

“師傅,早啊~”出門給早在小院裏麵像塊石頭一樣紮著馬步的師傅打招呼。

“將桌上的早食吃了,便過來做“早課”吧。”

也許是想著剛回到山上,讓林蕭然多休息會兒,便沒有讓自己這個徒兒像平時一樣天不亮就起來做早課。

“唔~”應了一聲,林蕭然便跑去洗漱去了,一邊洗漱的同時,一邊打量著這個自己和師傅一起待了十幾年的地方。

這是一排看上去很具有年代感的L型木瓦房,一共四個房間,麵向木瓦房,最右邊那是師傅的書房,書房後屋便是師傅的臥室。

書房往左便是前廳,前廳正中間放著一張四仙桌,桌後的牆上則是供奉著列位仙班以及師門。

前廳左邊便是廚房,廚房拐角過來便是柴房,也是林蕭然的“臥室”。

木瓦房前方有著一個小院,小院被有些許破舊的籬笆圍著,院裏還有一個不知是何種木材搭建而成的亭子,亭子上掛著一副牌匾,上麵寫著三個大字——清心亭。

整個木瓦房以及小院南北西三個方向都被一片青翠的竹林圍繞,風吹在上麵簌簌作響。小院正前方一條小路穿過竹林,向著山下蜿蜒而去。

木瓦房西麵竹林後方,還有著一條的小溪,向著山下潺潺流去。

沿著小溪往後山而上,約百米左右,可以看到一方水潭,潭中依稀可以看到某種不知名的卻看似稀有的魚兒遊來遊去,好不歡快。

這是師傅不知從哪弄來的魚,味道絕美,從潭邊的炭火痕跡及未完全風化的魚骨頭來看,要不是後來師傅“盯得緊”,可能將會被他這個“頑徒”禍禍幹淨。

片刻,吃過早飯後,林蕭然便來到了亭子裏麵進行每日的“早課”內容。

每次進入清心亭的一瞬,林蕭然總感覺自己那顆亂想的心便會不自覺的沉下來,也不知是自己的錯覺還是什麼原因。

沒有細想,進入亭子,便坐在了地上刻畫著一幅八卦圖的正中央。

開始了今日“早課”的課程——誦經,包括了《早壇功課經》、《澄清韻》、《舉天尊》、《小啟請》、《大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消災護命經》、《禳災度厄經》、《高上玉皇心印妙經》等。

誦經完畢後,便開始了像師傅一樣的馬步,然後是《武當內家拳》、《武當劍》。

待所有早課做完之後,林蕭然吐出了一口濁氣,抹了抹額頭上的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