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入江湖(1 / 1)

什麼是江湖?

向往江湖生活的少年們免不了產生過這樣的疑惑。

那些發生在說書先生口中的江湖充滿了刀光劍影愛恨情仇,“華山論劍”、“紫禁之巔”之類的故事讓每一個少年心馳神往。

絕頂高手佩戴絕世寶劍,行走江湖,行俠仗義,天地一念任逍遙,這樣的形象才是少年夢中江湖俠客該有的樣子。

紅顏知己、貼心知己、獨闖龍潭、快意恩仇……

而對於另一些人來說,江湖完全不是這種模樣。

行俠仗義劫富濟貧的年輕俠客衝冠一怒,殺掉了魚肉鄉裏為禍一方的禹丞縣令,拎著縣令的人頭闖進了縣令宅邸。

管事帶著護院試圖負隅頑抗,紛紛倒在年輕俠客的劍下。縣令宅邸門戶大開,多年來搜刮的民脂民膏被年輕俠客分給了縣上百姓,未曾反抗的家丁被遣散,年輕俠客給了縣令妻子五十兩白銀做路費,讓她帶著繈褓中的孩子回娘家。

百姓拿了銀子,年輕俠客在縣上百姓的歡送中離開了禹丞縣,迎頭撞見了郡裏來的都尉,被都尉的郡兵當場拿下,重新押回了禹丞縣。

都尉說,年輕俠客以武犯禁,依法當判處極刑,該斬首示眾。

都尉說,年輕俠客發給禹丞縣百姓的銀子屬於贓款,應統一上繳收歸郡府,私藏銀兩與俠客同罪。

都尉說,禹丞縣令職位空缺,奉太守令,縣令職位暫由郡丞擔任。

年輕俠客被斬首在縣衙門口,連帶著兩個私藏銀兩的“共犯”一起。圍觀的百姓眼見著年輕俠客腔子裏血柱噴出五尺來高,暗暗稱讚年輕俠客武功有成,連殺頭的血噴的都比尋常人更高。

瞎老頭領著個瘸孩子,擠在百姓裏看殺頭。那個俠客是不是真的功力高深,瘸孩子問瞎老頭,“腔子裏的血噴的都快比我高了。”

瞎老頭搖搖頭,瘸孩子又問道,

“他被殺頭了,他是壞人嗎?”

瞎老頭又搖搖頭,“他不壞,他隻是蠢。”

瞎老頭領著瘸孩子走出人群,找了個客棧住下。夥計見一老一少兩個殘疾,也不多問,找了個下等房安排兩人住下。瞎老頭管夥計要了筆墨,從包裹裏掏出捆竹簡,遞給瘸孩子。

“老樣子,我說你寫。”

瞎老頭將年輕俠客的經曆編成故事,將年輕俠客描述成一名心懷百姓的正義之士,利用聰明才智與禹丞縣令鬥智鬥勇,解救百姓於水火之中,成功除掉禹丞縣令後全身而退。

“為什麼要寫俠客活下來了啊?”瘸孩子不明白。

“因為聽故事的人希望他能活下來。”

“那為什麼白天有那麼多人在縣衙門口看他殺頭,好像都不在乎他的死活?”

“因為百姓們覺得他死也可以。”

瘸孩子搖頭,“不懂。我們寫的故事不都是講給百姓聽的嗎,為什麼聽故事的時候希望他活,看殺頭的時候覺得他可以死啊?”

“嗬嗬,”瞎老頭摸摸瘸孩子的頭,“你覺得這個俠客是個什麼樣的人?”

“殺貪官,給百姓分錢,應該是個好人。”瘸孩子說。

“百姓最後拿到銀子了嗎?”

“沒有,被都尉收走了,還殺了兩個無辜百姓。”瘸孩子說。

“你覺得接替縣令的郡丞是個好人嗎?”

“我覺得不是,收銀子的都尉不像個好人,他留下的官應該也不是好人。”瘸孩子說。

“郡丞來了,百姓的日子會變好嗎?”

“不知道。”瘸孩子說。

“所以說啊,”瞎老頭說,“禹丞縣的百姓不知道換了縣令,日子會不會變好,到了手的銀子也被收走了。

這個俠客今天做的一切什麼都沒改變,對於百姓來說,他做的事沒有帶來希望,也沒有帶來看得見的利益,甚至還因為他分的銀子多死了兩個百姓,所以百姓覺得他死了也可以。”

“那為什麼聽故事的人希望他活啊?”瘸孩子問。

“因為聽故事的人實際上並不是想聽故事,隻是在故事裏聽到了自己沒聽過的事,看到了自己生活中沒有的東西。

聽故事的人在故事裏寄托了自己沒能實現的美好與期望,自然希望這個故事有個美好的結尾。”

瘸孩子搖搖頭,他沒能理解這裏麵的彎彎繞,但他並不糾結。天已經晚了,他要休息了,明天還要跟著瞎老頭前往下一個縣采風。

瞎老頭也不糾結,瘸孩子還太小,日子還長。有些事情就算用語言教不會,用時間也能教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