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
元慶二十一年。
上京的上空籠罩一層灰蒙蒙看不透的陰霾。
隻因為元慶十九年冬,驍勇善戰年輕氣盛的太子帶領兵馬把北地韃靼打的落花流水節節敗退。
那時候太子屢戰屢勝,意氣風發,不僅把韃靼逼進沙漠,還打算乘勝追擊一勞永逸的解決掉大商這個多年的敵人。
然而並不能如他所願,在飲馬河的一場戰鬥裏,太子殿下被對麵的敵人一記冷箭射中肩膀。
那場戰役太子殿下勝利了,但那記冷箭幾乎毀了他的整個人生。
那冷箭有西域劇毒,中箭者除非得到解藥,否則日日煎熬痛苦,直至毒發身亡。
聖上疼惜太子,秘密尋遍天下名醫,用盡天下珍藥仍然不能給太子解毒。
最後無奈,還是一位得道高僧給了個法子,配合上京三十裏外的蒼山溫泉,得以暫時壓製住蝕魂毒。
聖上不肯放棄太子殿下,仍馬不停蹄派人秘密前往西域,尋找解藥。
第二年王天不負有心人,西域傳來消息,有一西域婆婆,能解此毒。
聖上大喜過望,用盡萬金誘惑護送那位西域婆婆秘密趕往上京。
誰知希望成了空望,船隻抵達台州之時,遇上了倭寇,海上倭寇窮凶極惡,殺人越貨,無惡不作。
那位西域婆婆與一幹護送之人慘死在台州。
在派人前往西域,再也找不到能解此毒之人。
至此,太子殿下的毒被擱淺下來,日日鑽心剜骨之痛得忍著。
朝中形勢也漸漸大變。
即使有聖上的寵愛,也抵不住旁人不看好太子殿下,轉而投奔晉王爺。
太子殿下雖有監國之權,分理庶政,勵精圖治。
但不知為何,這兩年來屢屢出錯,引得聖上動怒。
朝中更有文官進言,太子有罪疾,東宮應當易主,以重萬年之統,以繁四海之心。
當今聖上氣的不輕,當即把那幾個文官拖到文華門杖打,此等奏書停歇了一段時間。
然而沒過多久,此等奏書又接踵而來,這次不僅有文官武將之流,內閣大臣也曾有進言太子殿下不宜繼承大統。
而後到今年。
元慶二十一年。
太子幾乎在朝中孤立無援,大權旁落,而慧妃之子晉王爺,越發得聖上寵愛。
聖上今年八月初,為了國家安穩,親征北地,討伐韃靼。
歸來時應該是太子領銜百官迎接聖上,而當時太子還在湯泉壓製蝕魂毒,以至於德勝門毫無準備。
聖上勃然大怒,怒斥太子殿下藐視皇權。
一旁晉王跪下給大哥求饒,求聖上寬恕太子殿下。
因為太子殿下是因為壓製蝕魂毒才導致延遲,此事事出有因哉!
沒想到聖上更怒了,直罵東宮不堪大用,隻會誤國誤民也。
似乎下一刻就要廢太子!
東閣大學士薛仁這時站出來跪下領罪。
太子殿下曾多次囑咐微臣,聖上為國為民,遠征北地,今日班師回朝需認真對待。
而微臣昨日做了一手好詩,便與好友閱知,在一片絲竹管弦聲中多飲幾杯酒水,以致今日誤了大事。
太子殿下進湯泉之前還曾派人提醒微臣,微臣糊裏糊塗,酒氣未消,未聽入耳,臣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