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安國事件的由來(上)(2 / 2)

由於文武兩大集團的首腦意見不合,導致安國這麼多年以來,官場上表麵謙和,但實際上卻一直暗流湧動。

安國皇帝的依仗,是京都大帥許賢常,所以在兩位皇子間,李茂更傾向於李陽。

為了能讓李學蓋過李陽,蘇文最終定計,要離間皇帝與元帥間的關係。

太子李雲體弱多病,一直需要用黃金草做藥來維持生命,這個秘密在朝中幾乎沒人知道,但蘇文卻通過莫堂,很早就了解到這個信息。

於是,他便打算借這件事情,來扳倒許賢常。

蘇文先讓風晴化名為紫玉,悄悄接觸許賢常的大公子許存廷。

然後在大婚當天,風晴擊傷了許存廷,並對其施展了一種濃烈的寒毒。

風晴逃跑後,醒來的許存廷便與太子李雲一樣,需要黃金草來續命。

在做這件事之前,蘇文就已經命人秘密囤積黃金草。

這邊黃金草一開始緊俏,那邊皇帝與大帥的壓力就增大了。

他們發現在國內買不到黃金草,便隻得悄悄派人,去周邊國家采購。

也隨著這次采購,二人便不約而同地獲知,有人在暗中跟自己競爭。

許賢常並不知道太子需要黃金草,他認為跟自己搶購黃金草的,一定是那個逃跑的兒媳。

他猜到紫玉的背後勢力,可能是蘇文,現在大兒子朝不保夕,於是他便借機把二兒子調出京都,以護其安全。

許賢常不知道這些事,可皇帝卻在蘇文的旁敲側擊下,發現了大帥偷偷購買黃金草一事。

元帥跟自己搶黃金草的行為,使得李茂對許賢常,失去了信任。

他甚至在蘇文的引導下,覺得許賢常是打算故意害死太子,目的就是為了能讓李陽順利繼位。

對於蘇文來說,本來一切進行的都很順利,皇帝也在暗中聯絡各州節度使,好以此來削弱許賢常在國中的影響力。

不想卻在這個時候,一連出現了兩件事,影響了蘇文的計劃。

第一件事,蒼月出現了政變,女帝蕭玉身死,隨著世界平衡被打破,赤陽與碧林兩大帝國,立即開始製定相應政策。

炎國是安國的鄰居,本身乃是赤陽的藩屬國,現在女帝死了,赤陽與碧林的聯盟關係,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隨著兩大帝國交惡,那麼和平了已久的炎國與安國,也定會再起事端。

為了維護國家的安全,安國皇帝李茂,不得不放棄對許賢常的針對,轉而加重了他在國中的地位,畢竟國內隻有他能抵擋炎國的進攻。

第二件事,由於紫玉的突發奇想,位於邊境的三耳城,發生了一場衛戍部隊攻打城池的荒唐事件。

而此事的借口,居然是知府劉校秘密聯合炎國,打算圖謀造反,這個借口糊弄老百姓行,但在安國上層的眼裏,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三耳城事變,本是兩個年輕人的臨時起意,但卻震動了遠在京都的各個高層,這使得最上麵的三人認為,這是一個足以顛覆整個國家的強烈政治信號。

許賢常認為,三耳城的紫玉就是自己的兒媳紫玉,她用美色騙完老大,然後再去騙老二。

現在黃金草稀缺緊張,重病纏身的許存廷,注定命不久矣。

二兒子又為了一個女人在外麵闖禍,這就使得許賢常對這位紫玉深惡痛絕,甚至要暗中派殺手,來悄悄殺掉紫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