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指鹿為馬(1 / 3)

宋祐哲和韓慧琪入住的這家酒店每天都有不少的接待和各種學習交流會議的團體入住,這也給二人的修養生活增添了不少知識和樂趣,宋祐哲和韓慧琪兩個人都是喜歡學習的人,他們都樂於接收更多的沒有涉獵過的知識。宋祐哲和韓慧琪便不時會去參與一番這些團體的講座會議或者學習活動。

“你可真好學,五天參與了三場講座,大學時認識你時可沒覺得你好學,感覺你對學習不是那麼上心的,老愛往學校外麵跑。”韓慧琪說。

“那是因為學校裏教的東西我並不是很感興趣。”

“可以是誌願是你自己填的,專業也是你自己選的。”

“也許我隻不過是為了混個大學上呢?”宋祐哲在說這句話的時候自己都沒忍住笑出聲來,他之所以會笑,是因為說的確實是實話,帶有自嘲的意味。

“混到這裏讓我遇見了你。”

“不滿意嗎?我覺得我上大學最大的收獲就是認識了你。”

“十分滿意。”韓慧琪與宋祐哲相視一笑,她已經整理好了妝容,兩人又準備去七樓的會議廳聽講座去了。

他們準時在下午兩點來到了“黃河廳”,其實宋祐哲和韓慧琪兩人多次吐槽了這個會議廳的名字,兩人都覺得叫這個名字不僅並沒有增添什麼氣勢恢宏的感覺,還不如叫“西湖廳”聽上去可能有幾分文雅:“但是西湖不在北京呀。”韓慧琪說。

“照你這個說法,那黃河也不在北京呀。”宋祐哲回複韓慧琪,韓慧琪覺得宋祐哲的歪理說得有道理,於是兩個人又笑了起來。入住酒店的這五天,韓慧琪安心了許多,宋祐哲也一直陪在身邊,這幾日二人形影不離,讓韓慧琪的心情好了許多,她本也是個客觀堅強的人,知識工作之後幾乎沒有休過假期,繃緊的神經從未如此放鬆過,讓她覺得日漸自在。

“喜歡近日的這種感覺是嗎?”宋祐哲問她。

“嗯。”韓慧琪摟著宋祐哲的手臂,枕著他的肩膀回應道。

“那以後有機會我們一起去杭州吧,去西湖國賓館和柳鶯裏住一段時間。”宋祐哲提議。

“好呀,都聽你的。不過這兩家酒店是有什麼妙處和玄機呢?

“身隱西湖中,心棲柳鶯裏。如果要體會西湖,這兩處酒店才是絕佳之地,住在這裏,就是住在西湖。”

“那可是真好。”韓慧琪心生向往,這幾年真的是過得隻有工作,是時候找尋真正的生活,把時間徹底留給自己了。所以,之前的孩子也許也是來得不合時宜,自己一門心思地撲在工作,失去了他。也許,孩子更應該是在他們都輕鬆地做著自己的時候,彼此交心地把自己分享給對方,才是擁有孩子的最好的時機。

兩點十五分時會議廳裏開始放起了激昂的音樂,將韓慧琪的思緒給打斷拉回到現場。這場講座的主人翁是一名作家,他還沒有來,他的助手站在會議廳的門口迎接來賓。會議廳裏已經聚集了很多人,幾乎快要滿座,四五人一堆地在聊著天,或是一個人來參加的,看著手機,或是靜坐等待講座的開始。兩點二十五分胡碩到場,現場響起歡迎他的掌聲。胡碩脫下棉外衣,助手趕緊過去接過。外衣裏麵胡碩穿著棗紅色的毛背心和淡藍色襯衫,顯得比實際年齡年輕了不少。穿著一條深灰色的牛仔褲,皮鞋烏光發亮。其實在北京的這種季節,要想保持皮鞋的亮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每年的冬季都會有無可避免的沙塵天氣。

胡碩雖然已經是家喻戶曉的知名作者,但還是先給大家做了詳細的自我介紹。然後客套地說,很榮幸大家的到來參與,希望大家都能放開來跟他暢談交流。他說這句很期待這次跟大家的見麵和交流機會,因為大家都是跟他一樣誌同道合的人,都是有抱負的未來作家。

宋祐哲參與在其中的直觀感受就是,與其說這是一場小說討論會,倒不如說像是一場商談,因為這場討論會讓宋祐哲有著深刻印象的一點就是:如果不能幫你們牽線找到可靠的文學代理商促成你們彼此之間的合作的話,全額退款。從聽在場的大多數人的現場發言可以判斷得出來,他們大多有著兩年以上的創作經驗,雖然兩年的創作經驗其實算是經驗還有點淺薄的新人階段,他們手上有一部或者多部經過數次修改的作品,但是多次遭遇退稿。因此他們覺得胡碩此番會議發言對他們大家都很有意義,讓他們看到了光和希望一般的眼睛變得閃閃發亮。宋祐哲聽下來至少覺得胡碩的設定還算有一點道理的:有些小說如果沒有代理商的出麵,一些優秀的出版社就不一定有機會看到它,更別提購買它。現場胡碩講了一個聰明的記者的故事,他說有一個聰明的記者,他將一部得獎小說一字不差地打印出來,再以原稿的形式寄給了多家出版社,僅有兩三家出版社認出來這是當年的時代小說獎的得獎作品,大多數出版社都並不看重這部小說,因為沒有代理商的審稿意見和推薦意見而認為這也許算不上是一部優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