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作為70後,我還記得小時候印象最為深刻的動畫片有《黑貓警長》、《葫蘆娃》、《花仙子》、《咪咪流浪記》等。那時為了放學能看動畫片,每天都會早早做完作業,背著凳子坐在黑白電視機前。在沒有手機和電腦的年代,動畫片是兒時唯一的影像娛樂,直到現在我還會哼唱當時的動畫片的主題曲。而機緣巧合,2006~2007年我非常有幸到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進修了一年,當時的感覺就如劉姥姥進了大觀園,每天就像海綿吸水般學習動畫的方方麵麵,希望有朝一日能做出自己的動畫片。學成回到學校便主創製作湖南省博物館“鳳舞九天——楚文化展”的動畫宣傳片,並接連製作了《辛追的一天》、《素紗褝衣》、《印花敷彩紗絲綿袍》、《青銅館裏的動物世界》、《肖像畫的傳說》等係列動畫片。理論結合實際後便想把這幾年對動畫的認識和感受與人分享。

感謝湖南師範大學工程與設計學院良好的學術環境,感謝院領導特別是李仲陽院長對這一課題的支持,借助院裏“湖南省重點學科”、“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的優勢平台,讓這部文稿得以成書。

感謝學科帶頭人、重點實驗室主任賀景衛教授,感謝焦成根教授,他們嚴謹的學術態度,淵博的學術知識使我獲益良多。感謝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孫立軍

院長及同仁為所有進修的老師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感謝曹小卉教授的不吝賜教及無私幫助,一直讓我感動在心。我深感這條路還隻是完成了小小的一步。

感謝我的學生陳潔、王晉,他們為此書的排版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感謝學生侯子健為此書校對花費了心血。感謝此書的責任編輯張抱樸、任苗。

由於時間和精力的問題,此書還不甚完善,希望在今後的日子裏將這些遺憾彌補。同時,因為眼界和學識有限,本書難免有錯誤和疏漏之處,懇請大家指正。

李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