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謝
人類腳踩大地,夢想卻是從天空開始的。
始於對鳥類飛行的渴望,人類從古文明時期起便不斷探索飛行的奧義。飛翔的夢做了幾千年,萊特兄弟劃時代的12秒、36.6米的飛行,終於張開了人類的雙翼。進入航天時代,人類生命的刻度也在不斷刷新,載人火箭、人造衛星、登月飛船、火星探測……我們總想飛得更高,但也深知,夢想“立地”才能“頂天”。
秉持著這樣的初心,“致未來·C-Talk”公益性科技演講大會攜手147位國內著名科學家與工程師,一同攀登中國科技的新高度,探索跨界認知的多維度。以他們為代表的廣大科技工作者勇於挑戰最前沿的科學問題,在攻堅克難中不斷追求卓越,讓我國的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大飛機製造、生物醫藥等取得重大成果,中國由此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感謝他們將各自深耕的專業知識與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本書中與讀者分享,讓我們有幸一覽大國重器背後的科技創新曆程:
感謝激波風洞團隊的帶頭人薑宗林,他數易其稿,將凝聚幾代人心血的研究成果呈現在讀者麵前,從他身上,我們深刻感受到老一輩科學家的堅韌與風骨;
感謝王中林,是
他在納米能源領域實現的“從0到1”的突破,讓我們看到微瀾之間所蘊藏的改變未來的力量;感謝長期從事先進無人機研製工作的李屹東,讓我們對無人機這一多領域的新質力量有了更多了解;感謝國家特級試飛員張景亭,為我們描繪了“百年飛行、百年試飛”的飛躍式發展……感謝他們作為科技創新的中堅力量,為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奠定的堅實基礎;
感謝鄭金星,讓我們對從地球升起的“人造太陽”有了更多期待;感謝工程師胡悅,讓我們看到借助石墨烯陶瓷這一神奇的材料,飛行將會更加超乎想象;感謝帶領團隊完成大型客機控製律的適航取證工作的鄭曉輝,讓我們更加期待商用飛機控製律技術的全新亮相……感謝這些新生力量,讓數百年前勇敢的人們所夢想翱翔的天空,在他們的接力拚搏中變得更富魅力。
時代際遇塑造了每個人的人生,每個人的變化也累積出時代的變化。因為有無數的科技工作者乘著時代的波浪衝鋒陷陣,因為這些平凡而偉大的人們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因為這些永不消逝的青春力量生生不息,中國得以在下一個航空百年中繼續熠熠生光。
感謝中國商飛公司北京民用飛機技術研究中心、中國航空研究院、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上海適航審定中心、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對
“致未來·C-Talk”公益性科技演講大會和本書的大力支持,讓“論以致行、論以致用”以這樣一種方式呈現在讀者麵前。
本書的成功出版也離不開中譯出版社喬衛兵社長和郭宇佳、馬雨晨、鄧薇三位編輯的傾力付出。中譯出版社致力於通過出版傳媒及其他方式,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所處的時代與未來。從他們身上,我們深刻感受到出版人把握時代熱點、傳播前沿觀點的敏銳感與責任感。
感謝以王肇宇、高誌強為代表的專家團隊,他們將自己的學識和情懷傾注在本書中,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與想象力。
最後,我們也要感謝“致未來·C-Talk”公益性科技演講大會的主創團隊以及為這項公益活動提供支持的上海瀚海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張慶先生,感謝你們選擇做這樣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與科技同行,與有榮焉。
書籍完稿時,正是北京天空最美的季節。待她在你手中展開的時候,中國科技也將展開新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