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又是考試(2 / 2)

林飛看這些書時,也試圖觀察出這些公認的偉人,是否具有一些共同點。少年時,有的聰明,有的愚笨,有的樂於助人,有的天生刻薄,當然林飛也發現了很多都有勤奮刻苦,堅忍不拔等眾所周知的優點,但給林飛深刻印象的是,這些人都共有的一點,運氣,也可以說是時機。

丘吉爾當上首相,希特勒登上政壇,戴高樂成為法國領袖……這些當然和他們本人的努力分不開,但卻不是主要因素,真正的決定因素是時勢,是當時的形式把他們推上了人生的頂峰,如果換一個空間與時間,他們可能就是芸芸眾生的一員。

時勢造英雄,林飛心中的理解是,天命不可違,人力真的是太渺小,什麼人定勝天?什麼我命由我不由天?都是空話。無論成功,抑或失敗,個人的掙紮都是微不足道,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周圍的環境和情況。

一個農民辛苦勞作,把莊稼種的很好,但是一場暴雨天災,讓一切都化為虛無。

林飛眼中看到的就是這些,性格有些悲觀。

而且林飛發現自己的認知,跟書中的事實有很大的差距,那些歌頌的偉人也不是那麼高大,那些平時痛斥的敗類也不是那麼可惡。

比如斯大林,林飛之前一直把這個鐵人當成偶像,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可是當知道,外蒙古從中國最終分離出去,斯大林起著關鍵作用時,林飛對斯大林的好感瞬間消失。相對的是希特勒,人類史上最窮凶極惡的惡魔,但林飛看著希特勒的演講稿,看著他從底層一步步爬上權利的巔峰,林飛由衷的佩服,甚至是崇敬,有種膜拜的感覺。這是不是從前所說的知識越多越反動呢?林飛苦笑著搖搖頭。

事實是,林飛真的是氣質大變,穩重了,不喜歡再跟同學爭論不痛不癢的話題,也不會再像以前那樣,麵對社會上的不公之事,就火山大爆發,氣喘脖子粗的非要大罵一頓才能解氣,憤青林飛已經消失了。

現在林飛總喜歡在晚自習的休息時間,一個人漫步在M中公園的小路上,遠處燈光閃閃,這裏卻是漆黑一片,林飛喜歡這種感覺,獨自隱藏在黑夜中,聽著遠處的人聲,看著遠處斑駁的燈光。

讀書啟智,林飛從書中讀懂了很多東西,眼睛不再是鋒芒畢露,而是如一泓秋水,平靜淡泊,增長的不僅是知識,更是心性的成熟。

每天從圖書館借一本書,在課餘時間細細品讀,這成了林飛的習慣。

時間眨眼間過的飛快,M的第三次月考不知不覺的臨近了,又到了緊張的考前備戰時期,同學們也很少再去圖書館借書,因為他們有考試的“威脅”。

而林飛的生活依然照舊,沒有任何改變。

翻開一本書,林飛低著頭,一副認真閱讀的樣子,其實他是閉著眼睛,根本沒有看書,這都是做樣子給別人看。事實上,林飛的腦中在回憶思考著課本知識,這就是林飛的複習,短短的一節課,林飛就把所有這次考試要考的知識點從腦中過了一遍,沒有絲毫問題,林飛知道,自己複習好了,可以考試了。

~~~~~~~~~~~~~~~~~~~~~~~~~~~~~~~~~~~~~~~~~~~~~~~~~~~~~~~~~~~~~~

我也知道,自己是辜負重生名號了,寫來寫去都是考試,評價真的很中肯,題材都限製死了,我盡量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