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12號患者,劉玫,到3診室就診。”八月的酷暑裏,醫院門診的廣播聲音透著冰冷不帶一絲人情在擁擠的候診室裏響起。
片刻之後,一位頭發花白,麵露憔悴的女性來到診台前,略顯瘦小的身軀懷裏抱著胖乎乎的嬰兒,眼下的烏青昭示著她多日不曾好眠,背後龐大到誇張的背包壓得她微微後仰,像是被積雪埋葬的花,即將枯萎在生命的冬日。
“我猜包裏是奶粉和尿布”鍾靈如是想到。
“12號,劉玫,26歲,對嗎?”鍾靈望著她,核對患者信息。
“對,我是劉玫。”
“是哪裏不舒服啊?”
“我感覺牙齒有點裂了,那天吃飯的時候咬了一口排骨就裂開了…...”劉玫艱難的張開嘴,右側上頜中切牙中間隱隱有條小縫。
鍾靈戴上一次性手套,打開一次性托盤,正打算讓劉玫躺在就診椅上進行進一步檢查,她皺皺眉,隨後又麵帶微笑的詢問,“你有家屬在外麵等嗎?”
“有的有的,我老公在外麵等呢。”劉玫毫不猶豫的回答,手臂卻因為長時間用力微微顫抖,那一刻,同樣26歲的鍾靈為這位女性產生深深的同情,但是醫生隻需要做好自己需要做的事情。
秉持著人文關懷,鍾靈麵帶柔和的提出,“那你讓你老公現在抱一下小孩吧,因為你需要躺在就診椅上,我才能更好的對你的情況進行檢查,方便我們能更好的解決你的問題。”
劉玫點點頭,旁邊的小護士會意,走出診室,“劉玫的家屬,抱下孩子。”嘈雜的聲音突兀的安靜了下來,一名與劉玫看起來截然相反的男性站起來,嘴裏嘟囔著,“打野太菜了吧…...”
檀越跟著小護士來到診室,手上的動作沒停,“老公,抱一下寶寶,方便醫生看病。”劉玫聲音輕柔,但檀越未動,“等我打完這一把。”
鍾靈舉著雙手,嚴格遵守著無菌原則,時刻牢記人文關懷,但是這一刻她出聲打斷檀越,“這位先生,你著孩子在外麵等吧,人多了容易交叉感染,小葉,你帶著這位先生出去吧。”
護士小葉,也就是剛剛去叫檀越的護士,帶著小孩和檀越出去了,很快又回來,準備著診斷工具,做著她的工作內容。
劉玫順著小葉的指引,躺在就診椅上,微微打開口腔,鍾靈拿著探針和口鏡對劉玫進行基礎檢查,一番檢查之後,需要對劉玫的基本情況進行問診。
“你是第一次來我們科裏看牙嗎?之前拍過片嗎?…...”鍾靈秉持著醫生的良好修養,一一詢問劉玫她的基本情況。
患者劉玫,漢族,女,26歲,家住翻鬥花園15號樓,電話159XXXX3258,家庭主婦,無特殊宗教信仰。於2日前,吃飯時磕裂牙齒,右上中切牙出現牙隱裂,期間未曾就醫。今20XX年8月19日於我院就醫,前一天曾自服布洛芬膠囊止痛。自述無過敏史,無高血壓,糖尿病,心髒病史,無家族遺傳病史,無傳染病史。已婚,經期正常,八月前順產育有一女,尚在哺乳期內,禁用四環素類和喹諾酮類抗生素。X光片示牙隱裂,建議患者進行牙冠修複,治療周期約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