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洛陽,漢靈帝劉宏組建西園八校尉,以抗衡何進,最後結果是,上軍校尉:小黃門蹇碩、中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下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典軍校尉:議郎曹操、助軍左校尉:趙融、助軍右校尉:馮芳、左校尉:諫議大夫夏牟、右校尉:淳於瓊。這裏麵,韓嘯就隻聽說過袁紹,曹操和淳於瓊,剩下的人韓嘯聽都沒聽過。當然,這也與韓嘯無關。
韓嘯以為日子太太平平的一直到漢靈帝掛了,董卓亂政,這日,卻接到公孫瓚的求援信,鮮卑,烏桓,匈奴組成三十萬大軍,攻打幽州,韓嘯和公孫瓚的關係還是不錯的,以前公孫瓚在涿郡,韓嘯之父在漁陽,在韓嘯的安排下,韓父於公孫瓚關係甚好,而且韓父也盡力資助公孫瓚,所以在韓嘯的經營下,雖然公孫瓚的實力受損,而且韓嘯入主幽州之後,公孫瓚也盡力輔助韓嘯。並無曆史一樣,成為一方諸侯。隻是駐守與上穀郡,抵禦北方各族。
韓嘯忙召集眾將,商討此事。
眾人聽聞公孫瓚求救之事,作為一個地道幽州人,深知外族隻害,脾氣暴躁的張飛第一個跳了出來:“三弟,你若不願出兵,我願帶本部兵馬前去禦敵”一旁的關羽趕忙將張飛拉回座位,
“二哥莫急,我的秉性你會不知,就算戰至一兵一卒,也絕不讓外族殺我大漢一個百姓,”
張飛也意識到自己的不對,忙嘿嘿一笑:“主公,張飛魯莽,請主公見諒”
田豐道:“此次三族共同出兵三十萬,不知我軍兵力。。。”
黃忠站出來道:“我軍現在騎兵,步兵共計六萬五千人,各地守兵五萬,公孫將軍統兵五萬,共十六萬五千兵馬,另有預備屯田兵八萬。”
韓嘯略微思考到:“各地守兵不能動,屯田之兵戰力不足,不知各位有何妙策”
郭嘉道;“三族之兵,匈奴最強,鮮卑次之,烏桓最弱,但是三族相加,控弦之士何止百萬,此戰於我不利,”
聽聞郭嘉此話,眾人皆陷入沉思。韓嘯回憶腦子裏曆史上成名的以少勝多之戰,突然靈光一閃道:“我有一策,卻兵行險招,成功則可解幽州之難,敗則幽州不保”
眾將忙問何策,韓嘯道:“屯田之兵雖戰力不足,然守城可用,各地守軍可暫時不懂,我意帶領屯田之兵與精銳兵馬前往上穀支援公孫將軍,不求破敵,隻求守城,另派一支騎兵,深入草原腹地,突襲外族各部族,直搗外族王庭。但此兵馬沒有補給,沒有援軍,一切都要自己想辦法”
眾人聽聞此策,雖然凶險,但是可行之性甚高,又別無他策,隻好同意韓嘯之法,眾將也紛紛請求帶兵孤軍深入,然韓嘯沒有應允,隻讓各人回軍準備,令出榜文,招募向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