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1 / 1)

這是一個長長的故事,話還得從武源(德清)沈氏家族的起源說起。

沈氏源於西周文王第十子季載受封於沈,稱沈子國(今河南平輿北)。公元前506年,為蔡國所滅,子孫以國為姓。秦末,季載後裔沈逞德才兼備,秦始皇欲征其為相,不就而“辭徙江南”。東漢初,沈逞第十二世孫沈戎官九江從事,累遷濟陽太守,後光武帝劉秀嘉其功,封“海昏候”,戎不受,遷徙會稽郡烏程縣餘不鄉(武康)定居,成為武康沈氏始祖。其死後,東漢永平元年(58年)葬之金鼇山。時有金鵝飛集,三鳴而去。童謠曰:“金鵝鳴,沈氏興,代代出公卿。'遂更名其山曰金鵝。從此,子孫繁衍,輝映後世。

沈氏定居德清以後,累世官宦,經過了三國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間30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顯赫的氏族集團。自東漢至隋代,沈姓名人基本上都出自吳興武康(德清),以致產生了“滿朝文武半朝康”的民謠。南朝著名的文學家沈約,宋朝科學家沈括,清朝文學家沈德潛,以及現代文學家沈雁冰(茅盾)都出自吳興沈氏,“吳興”正是其堂號。此是後話,暫且表過不提。

沈氏當年一支到了武源(德清),一支留在了河南,沈佺期就是出自河南沈氏。沈宸的祖父沈濟是武源沈氏中人,高宗時期四處遊學,結識了尚未發跡的少年沈佺期,所謂紅花白藕,本是一家,二人很快結為兄弟,沈濟大了七八歲,是為兄長。沈宸的父親沈謙,人生得聰明伶俐,很得大才子沈佺期的喜愛,後者常常刻意指點教導。沈謙年方弱冠,就詩書禮樂、琴棋書畫、騎馬射箭,樣樣精通,是遠近聞名的少年才俊,提親的人差點踏破門檻。沈濟看在眼裏,喜在心裏。

一日午後,沈濟接到堂兄沈齊來信。信中先是一番誇獎,諸如“聽聞吾侄,英才年少,不甚欣慰,他日光耀門楣,定是此子”雲雲。接著又寫到,恰有一吳姓外甥女,年方十八,形容端麗、知書達理,他願做一冰人,從中介紹,使才子佳人,共結連理,再添一段佳話。

吳姓,是當地另一大族,當真是門當戶對。沈濟看罷大喜,立即吩咐收拾行李,帶著沈謙即刻出發,返回祖籍。

一切本來該是春風得意馬蹄疾,從此直上青雲。卻不想,因了這家迎賓客棧,才子佳人的命運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改變。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午後,風塵仆仆的沈氏父子二人,好不容易趕到了武源,眼看宗祠在望,所謂近鄉情更怯,二人就先在迎賓客棧下馬,休息整頓一番。那時的迎賓客棧可不像現在這樣門前冷落鞍馬稀,而是遠近聞名、生意興隆、財源滾滾,客棧的主人正是沈宸的外祖父。提起迎賓客棧,誰不知道那裏有全武源城最好的青梅酒?誰不知道釀酒的是一個百靈鳥般的可人兒?

父子二人休息一番後,立即見到了沈齊。兄弟二人多年不見,見麵自是一番客套親熱,隨後就說起了沈謙的婚事。經過一番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之禮,這門婚事算是萬事俱備,隻欠最後一禮——入洞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