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哲人問道:“這個世界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呢?”
“先有雞!”
“先有蛋!”
兩個學生彼此爭論不休。
A:“沒有第一隻雞,又會怎麼有第一個蛋呢?必須要雞把蛋生下來,才有了之後的故事。”
B:那第一隻雞又是從何而來呢?第一隻雞難道不是從蛋中所生的嗎?所以,必須先要有第一個蛋,才能孵化第一隻雞。
A:“那第一個蛋又是從何而來呢?第一個蛋是誰孵化的呢?”
有時候我們確實要懷疑這個世界的真實性,很多時候都是毫無邏輯可言,或許隱約有造物主的存在。
此時你用科學的口吻來反駁我了。
雞是由更簡單的細胞進化而來,而細胞呢?由各微小器官組成,而更小的物質呢?由中子,基本粒子,原子組成。那這些東西又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呢?
誇克嗎?
永遠沒有最小的,也沒有最大的。
地球之後有恒星係統,恒星之後有銀河星係,星係之後有宇宙係統,之後還有無限,各種緯度空間和各種平行時空。
物質的能量是不變的,那麼人會死嗎?宇宙會消亡嗎?
A:“會消亡,萬事萬物都會有消亡的那一天。”
B:“不會消亡,萬事萬物隻會從一種形式轉換為另一種方式,所以理論上人也不會死。”
A反駁:“那人豈不是永生了?”
B陳述:“個體的消亡,肉體物質的腐敗並不代表著生命的結束,你的靈魂意識也不可能憑空消失,當然,靈魂也不可能憑空產生。”
A:“根據你的觀點,人和宇宙,或者說最原始的物質是同時產生,同時存在,和同時消亡的?”
B:“是的。”
A:“那就是說我與宇宙同歲。”
B:“又或者是你本身就是宇宙,本身就是物質本身,我們不是個體,而是可以囊括在整個空間之內的整體。”
A:“那我豈不是成為了你?又豈不是成為世間所有事物。”
B:“可以這麼講,但也有分別,就像是無數細胞組成了人類個體的你一樣。每個單個細胞都可以稱之為你,但一根掉落的頭發,還能說是你嗎?世間萬物本質就是這樣。從廣義來講你和我還有一切靈魂物質都是宇宙本身,但單獨的你卻隻是你,而我也隻是我。”
A:“照這個理論我們所感知的一切其實是我們自己所選擇的?”
B:“大部分是這樣,可也有被迫。”
哲人道:“至於命運的論題我們明天再來討論,回到我們今天的論題。”
“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B:“或許雞與蛋同時存在,沒有先後,能量在產生的同時也在流失,流失的同時又在凝聚,相生相滅,大道無形。”
A:“或許在a的視角裏,是先有第一隻雞。在b的視角裏,是先有第一個蛋。二者處於不同位麵,觀察的角度不同,雞與蛋都不存在,又都存在於彼此的感知裏。”
那您以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