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烽煙與序幕(下)
軒轅曆的2476年,一個被人歧視,嘲笑的私生子,在他唯一的親人——將他撫養成人,教給他愛和知識的母親去世後,離開了那生他養他的故土——保定城,去尋找能實現他夢想的地方……
他名字就叫葉鋒,離開家鄉的時候年僅19歲。
軒轅曆2480年,曆經四年遊曆的葉蜂來到了大秦帝國的首府——洛陽,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他結識了大秦帝國的四皇子謝天池,並與之結為至交好友。
軒轅曆2482年,大秦帝國的第七任帝王——謝賜福猝然駕崩,謝賜福,年僅16歲即位的他,喜好書法,沒有大的野心,憑借其母和那非凡的書法才能深得先帝的歡心,並立之為皇儲。謝賜福親政的20年中,憑借其祖先的數代積累,在沒有大的功績也沒出現過什麼大的過錯,總算是平平安安的度過了,而他大多數的時間都沉浸在書法之中,並開創了新的——新宋體字,其所書詩句,價值都在百萬之上。而朝中的大事卻交與其外公,太師傅博仁打理,後世稱他為平帝。而他更是被後世史學家評論為:謝賜福決非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但他卻絕對的是一個出色的書法家。
謝賜福留有17子三女,在其駕崩之前,謝氏子女為了爭奪皇位,就曾相互的明爭暗鬥,其中以大皇子謝天樂,八皇子謝天飛和十一皇子謝天翔勢力最為強大。而在外人的眼中,四皇子謝天池則更像他父皇一樣,愛好書法和風花雪月。
不過在葉鋒與謝天池結識後,才逐漸的發現謝天池實則是一個心機深沉之輩,在那看似無欲無求的外表下,實則是隱藏著莫大的野心。
於是葉鋒向謝天池獻策:請謝天池暗中結交朝中權貴,以傅氏家族為重中之重。傅氏家族自大秦帝國的第六任帝王發家,便是朝中的中梁砥柱。而今自太師傅博仁起,傅氏家族更是達到了有4人在朝中任要職,官居顯位,門生更是遍布與朝野,大秦帝國四大軍團中,傅氏門生居其三。是各個皇子極力拉攏的對象,但傅博仁為人卻是剛直不阿,嚴令其子與皇子結交過甚。若是能得到傅氏家族的支持,則大局可定。傅博仁其孫,傅山與謝天池同歲,更讓人覺得巧合的是傅山與謝天池竟是同日出生,謝天池僅大傅山兩個時辰,而此人酷愛書法,尤其是謝賜福的書法。謝天池便將謝賜福日常所書裝訂成冊送與傅山,並以此為由經常的出入傅家。依照葉鋒的計策,謝天池在傅家與傅山隻談風月、書法和詩句。從不主動去談論國事,即使‘偶遇’傅博仁,談起國事時,也是寥寥幾句就將話題轉移開,但所說的基本都是一言中地。傅博仁對謝天池的才智和那獨到的眼光甚是喜愛。
謝賜福駕崩之後,傅博仁便力排眾議,將謝天池推上至高無上的皇位。軒轅曆2483年,大皇子謝天樂聯合其他九位最後勢力的皇子起兵叛亂,史稱‘十王禍亂’。
在得到叛亂的消息後,往日吵鬧的朝堂變得異常安靜,而那些自命不凡的大臣也沒有像往日那樣大方掘詞,一個個安靜地躲在了角落中。看著眼前那些大臣,深感無力的謝天池便力排眾議,拜還處在默默無聞的葉鋒為大將軍統領帝國的四大軍團出兵平亂。雙方對峙於雁門關外,十王所率領的聯軍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30萬於眾,而葉鋒所率領的40萬大軍隻能依托要塞勉強的防守。雖然處於劣勢,但是葉鋒並沒有因此急於上戰場上尋找戰機。而是天天喝著小酒、看著歌舞,不時還要發發酒瘋,而這些也給他帶來了十分不雅的稱號。雖然帶來了不雅的稱號,但是他也成功地消失於十王視線之外,並利用流言成功地挑起了那些潛藏在十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
軒轅曆2484年5月,葉鋒在雁門關外的西亞大平原上與矛盾重重的十王聯軍展開了決戰,以付出不到五萬人的微弱代價大敗了十王的聯軍,斬殺了大皇子謝天樂。而在消息傳到洛陽之時,舉國震驚,頌揚葉鋒之聲,更是充斥於朝堂之上。謝天樂更為此拜葉鋒為護國大元帥,統領帝國三軍,總督大秦兵馬。
軒轅曆2485年初,十王禍亂剛剛過了不到半年的大秦,又遭到了大秦帝國的鄰國,卡特聯合東瀛、捷克兩國,發兵進攻還處在休養生息中的大秦。
聯軍兵鋒更是直指大秦北方的重塞——保定城。大秦朝中人心惶惶,求和之聲遍及朝野。葉鋒再次臨危受命,領兵應敵,謝天池拜葉鋒為帝國大主帥,統帝國皇家軍團和四大軍團,授予麒麟戰旗和尚方寶劍出兵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