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 章 飛鳥盡,良弓藏(1 / 1)

聽到這個消息,我非常驚訝。

那個在曆史上飽受詬病的丞相李斯就這麼死了?

嬴政眉頭一沉。

“太醫正在趕往丞相府,但丞相恐怕……”

嬴政打斷了他,“具體說說情況。”

從小太監口中可知:趙高在李斯被迫回府休息時,假借聖意,對其處處為難。

昨天下午兩個人吵得最劇烈,現在,李斯服毒了,如今生死不明。

李斯服毒的事還是被他的門客發現的,那個門客去他房裏找他,卻沒人應聲,推開門進去查看,發現他躺在榻上口吐白沫。

嬴政吩咐了幾句就讓他退下了。

我的耳邊回蕩著魯迅先生對李斯的評價: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在李斯和一批異國人即將被遣返回家時,他的一篇《諫逐客書》,震動了秦始皇。自己因禍得福職位高升,也為秦國留下了一大批人才,有了後來的秦國君臣攜手“二十餘年,竟並天下”的奇跡。

李斯一麵是治國大才,而另一麵又是嫉賢妒能的小人,為了個人利益不擇手段。

當他的師兄韓非被秦始皇看重時,他不惜使用卑鄙的手段置韓非於死地。

因為李斯害怕扶蘇繼位後,蒙恬奪走自己的政治地位。

所以才在趙高的威逼利誘下,與趙高共同策劃並實施了“沙丘之變”,使皇長子扶蘇含恨自盡。

李斯其實也關注國家的興亡,也曾嚴厲地直諫並得罪過胡亥。

但是,當李斯長子李由鎮服三川局勢不力時,他又唯恐皇帝朝臣責難。為了保全自己,他又上書奉承,蠱惑慫恿胡亥“行督責之術”。

李斯被趙高以謀反罪逮捕入獄。獄中的李斯還幻想著憑其雄辯的才能,再次打動皇帝。殊不知,趙高一句“囚安得上書”,讓他落得腰斬的下場,被自己發明的刑法處死。

在死前,他對自己兒子說:“吾欲與若複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意思是我還想跟著你一起牽著黃狗,到蔡東門那兒去打野兔子呀。但難道可以實現嗎?

李斯可以說是“成也老鼠,敗也老鼠”,他從老鼠身上悟出的“處在不同的環境,就有不同的作為”。

他的人生以秦始皇去世為節點,完全可以分為兩部分。

前半部分,雖然貪圖名利卻充滿智慧,目標遠大,幾乎是一個完美逆襲的勵誌故事;後半部分,迫於胡亥和趙高,他不得不接受現實,苟且偷生,成為了毀滅自己和毀滅秦國的罪人。

“他還不能死,也不會死。”

秦始皇說。

我有點錯愕,我以為秦始皇現在恨他入骨,恨不得馬上除掉他。

“他是個能臣,朕隻要在一日,李斯就不敢有什麼動作,朕會充分利用他的才能,壓榨他,讓他害怕。”

“至於趙高,他的用處是激發李斯的潛能。隻有他們相互製約,朕的江山才能越來越穩固。”

“如今看來,李斯比朕想象中的更不簡單呢。”

嬴政用手指一下一下的敲打著桌子,語氣中帶著幾分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