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意看著宋廠長,心中微微歎了口氣,臉上掛著微笑,上前一步:“宋廠長,我是【好運供應鏈】的程意。”
“好運?好運!?”
宋建軍瞬間反應過來,她就是個那個開了好些分店的程老板,大山鎮鞋廠的鞋就在那些店裏賣,而且,銷量還很好,跟自己一樣半死不活的鞋廠又開始活泛了,全靠這個【好運公司】。
“程總你好,你好,我是宋建軍,這家服裝廠的廠長。”
宋建軍的態度瞬間從深秋回到了盛夏,滿是褶子的臉笑起來像是一朵盛開的菊花。
“嗯,剛才那位大哥,想必已經跟宋廠長說了,我這次來是談合作的,就跟魏家的鞋廠一樣,簽合同,拿貨,去我的店裏出售。”
程意直接闡明來意,沒必要跟這樣的廠商繞彎子,因為兩人的角色不一樣,現在的市場很混亂,明明是賣方市場,老百姓已經有過熱消費的趨勢,
但由於政策的限製,產品不能很好的流入市場,成衣的銷量為什麼不高?因為貴。
為什麼貴,因為便宜的都被買走了,或者被內部消化了,也就是機關采購拿走了,剩下的衣服投入到市場之後,誰能買得起?
雖然現在購物票已經慢慢取消了,很多東西都不用憑票購買了,但像電視,布匹,三合一收音機之類的東西,還是要票的。
一件衣服的價格超過其身價值了,誰買?
不如買布回家自己做算了。
工廠明明有供需能力,但沒有渠道,國營商店和機關采購的訂單也沒多少,久而久之,就會入不敷出,所以,六七十年代火熱一時的工廠,在經濟解放的80年代,會很難維持,麵臨倒閉。
“這... ...外接訂單,會不會有問題?”宋建軍明顯遲疑了,支支吾吾的問道。
程意語氣平緩的笑著說:“不會,【好運】是一家合規合法的公司,大山鎮鞋廠跟我們合作的就很好,相信宋廠長也是知道的。”
“那先進去看看衣服吧。”宋建軍說著,帶兩人進入工廠。
工廠內部環境,和鞋廠一樣,很符合時代背景,亂七八糟。
每個工人在幹活的同時,抬頭好奇的打量著兄妹倆。
程意和程林來到衣架前,檢查衣服。
“我們這家製衣廠是71年開的,原先工人有57人,現在有26名女工,能做包括正裝在內的11種款式... ...”
“布料來自常州紡織二廠,質量是有保證的... ...”
“主要訂單是三山縣國營商店和各個工廠兩個季度的工裝... ...”
“價格方麵都一樣,按照國家標準定價執行... ...”
宋建軍跟在兩人身後不斷介紹著,程意和程林也不理他,就看衣服。
“以前我們都是走國營和采購的訂單,沒有跟私人公司合作的經驗,程總,價格方麵,你們是怎麼訂的?”
程意回頭看向宋建軍,道:“當然是按照國家定價,遵從出廠價和建議零售價的標準,宋廠長的意思是,不按照國家定價拿貨?”
宋建軍連忙賠笑:“不不不,按照國家標準,按照國家標準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