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城鎮上的誕生(1 / 2)

故事的開始,往往是平凡至極的,於是故事開始了……

1999年1月17日,我在貴州的一個不知名小鎮上誕生,這個地名叫龍場鎮,自我覺得名字還不錯。

當然旁邊也有不太好聽的:雞場、豬場、羊場,不過湊十二生肖是不夠的。

或許是因為那天下雨?也或許是因為我哥生下來有八斤?我的小名就叫小雨,偶爾也有人叫七斤,或者九斤,但是稍微大點,聽得多的都是,小黑……

喊小黑狗那幾個,現在自覺過來罰站。

學名就叫潘誌強,曾用名誌祥都比這個好聽,誰叫我有個老哥叫誌剛呢,我也想要00後的名字,子軒啥的也不錯啊。

這個故事我寫得不好,文筆和自己的三觀以及每個人的經曆各不同等因素,如果有人會看到這個故事的話,請不要介意哈。看故事看風景就夠了,能有自己的收獲,也不會被影響到…

聽說我差點就是富二代,卻因為父母合夥被人騙,煤礦的生意垮了。還有姐姐生的大病,花了挺多錢,做的五金店也做不下去。

在我有記憶的時候,我們已經搬到離街上隻有一兩百米的地方了,地麵還是黃土。

怎麼上來就安排這種劇情。

那些事情全是老媽說的,我從來沒有細問過,不管真不真實,已經搬到這邊了。

不過當時的老爸確實在開著大貨車在拉煤,話說回來他十幾年了,一直無證駕駛,該拘留。

搬到這裏,是和幺叔家挨著的,我們是叫他五爸(第二聲),老一輩的農村人真的又能生又能養,我爸這邊是6個,而我媽那邊也差不多是六、七個。

這個房子造型很別扭,背後是一片空田地,從田裏看的話,是三層。在路麵上看的話,隻有一層,而且不是直立的,就像沒有車廂的貨車一樣。

可能當時買下這塊地的時候,地基比地麵矮兩層,就這樣將就修了起來?也可能是因為貴州山地多,不平整。

最底層還好背後能傳點光亮,不然完全就是黑燈瞎火,經常下樓去都黑得看不見,搞得我覺得小時候好灰暗,當然也不是沒有燈,而是得走到樓下開關處……

還好二年級的時候安裝了一個暗橘色聲控燈,下樓能亮一下,就用到了現在。

小時候,老媽整天在我耳邊念叨著被打、被欺負的話語,讓我好幾次覺得,我一直是跟著她躲在門背後瑟瑟發抖。

這種像洗腦般的輸出,讓我的記憶帶點不真實感,但被打了是真的。

我不知道打得有多嚴重,隻知道老媽下樓梯,隻能拿一隻腳先邁,後麵再跟,跟上再邁,不像正常人一樣切換自如。

上廁所她也不能完全蹲下去,到了陰雨天風濕病一犯就直喊疼,所以我從小到大都不喜歡老爸,姐姐恰恰和我相反,還處處維護老爸,老媽作為一個女性反而重男輕女,對姐姐不夠關切。

看到老媽,讓我不禁懷疑人生,人這一輩子圖啥。她可能隻有在同樣是孩子的時候,能度過些許快樂。她的一生,風雨無阻的麵對著現實磨難。

20幾年前,她27歲,才嫁給我爸。那時候我爸23歲,她時常給我說她隻讀到三年級,甚至還複讀了幾遍。大字不識幾個,學過剪發、吃的,做過挺多事。

可惜那個年代的偏見比現在重,27歲的她,從來就不受奶奶待見。

當時的老爸隻怕就如現在的我一樣勇敢,麵對眾人的反駁,義無反顧的娶了老媽,可是人會變的,在奶奶和三伯的整日慫恿下,他對老媽下了手。

不知道是因為年紀大,還是因為重男輕女的思想被打的。

老媽懷過四次孩子,第一個就是老姐,潘迪。第二個二姐我聽老媽說是檢查是女孩子,就打掉了。第三個就是老哥,八斤,生下我以後,那一年老媽34歲。

那個時候我和老爸居住在最下麵那一層,牆壁上寫滿了我和八斤用毛筆寫的大字。我在睡夢中被抱起參加爺爺的葬禮,對於發生的那些,我也不知道意味著什麼,隻是整天鞭炮轟鳴後,就少了個親人。

再往後,我開始有些許記憶,大點我就生病,拉肚子拉血,把老媽嚇了一大跳,隻記得她很緊張的就往納雍這個縣城裏的醫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