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孫翊、孫匡、孫修、孫秀傳(1 / 2)

孫翊,字叔弼。

吳郡富春人。

他是孫堅的第三子,孫策、孫權的弟弟。

孫翊為人驍悍果烈,有父兄之風。

初平四年(193年)。

孫策在為孫堅守孝過後,投奔袁術。

孫翊與母親遷居丹陽郡。

後來,孫策奉命為袁術攻打廬江。

揚州刺史劉繇對孫策產生仇恨。

因此,孫策派遣朱治到曲阿迎接孫家。

建安元年(196年)。

吳郡太守朱治察舉孫權、孫翊為孝廉。

建安五年(200年)。

孫策臨死之前,張昭等文臣,曾向他提及與他相似的三弟孫翊 ,但被孫策拒絕。

建安八年(203年)。

孫翊的舅父,丹陽太守吳景因病去世。

年二十的孫翊,以偏將軍的身份兼領丹陽太守。

孫翊的性格暴躁,對待手下過於嚴厲,喜怒快意都寫在臉上。

為此事,朱治曾數次勸說,用比喻向他說明道理。

而孫翊到了丹陽郡,上任後,任用以前盛憲的部下戴員為郡丞、媯覽統領郡內兵馬。

媯覽、戴員二人十分親近孫翊的家將邊鴻,因此,數次被孫翊責難。

於是二人憤恨,密謀叛變。

建安八年(203年)。

孫權領兵攻打江夏。

媯覽、戴員二人看到了機會。

建安九年(204年)。

丹楊郡諸縣令(長)一起去會見孫翊。

(備注:戶口過萬的縣官,稱為縣令,不過萬稱為縣長。)

孫翊命妻子徐氏為他卜卦,徐氏說卦相為凶卦,勸他立即取消宴會。

孫翊聽從了妻子的話,並認為郡內官員都來了很久,應該盡快讓他們離開,於是開始送客。

平時孫翊隨身佩戴刀劍,但當時因有醉意,所以空手送客。

受到媯覽、戴員二人蠱惑的家將邊鴻,從身後將孫翊斬殺。

當時郡中所有人都很忙碌,無人去救孫翊。

邊鴻殺害孫翊後逃入山中,終被追捕的徐氏抓獲。

媯覽和戴員將殺孫翊的罪責都推給邊鴻,並且殺掉他。

但丹陽的軍士們都認定罪魁禍首是媯覽和戴員。

媯覽和戴員知道孫權與孫翊兄弟關係很好。

因此,破罐子破摔,又殺害了前來察看的宗室大將孫河。

之後,打算將丹陽郡獻給曹操的手下劉馥。

媯覽又單獨回到郡守府,俘虜了孫翊的妻妾。

見徐氏美麗,便逼迫徐氏跟隨於他。

徐氏知道媯覽和戴員都是殺夫凶手。

她假意安撫媯覽,私下與孫翊的親信孫高、傅嬰、徐元定下計謀,成功誅殺媯覽和戴員,並用他們的首級在孫翊墓前祭祀。

等孫權返回後,將媯覽、戴員的家族全部屠盡。

孫翊有一子,叫孫鬆。

孫鬆,字子喬。

孫鬆成年後,擔任射聲校尉、封都鄉侯。

孫權在諸多宗室子弟中,唯獨對他十分喜愛。

孫鬆為人樂善好施,並喜歡與人結交。

在鎮守巴丘的時候,多次因為得失問題請教陸遜。

黃龍元年(229年)。

孫權遷都建業,留陸遜在武昌管理軍國大事。

平常孫鬆有小過失,陸遜則是直接當麵斥責他。

孫鬆手下的士兵,敗壞軍紀,陸遜當著他的麵將他的手下處以髡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