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些對策後,在唐鵬天和簡少仲的強烈要求,特別是馮異帶領的由流放犯組成的武裝保衛隊的力行之下,在發病一百三十一人後,局勢逐漸得到控製。不過由於這個時代缺乏有效的消毒手段,新通州內的酒和醋消耗量劇增,使得很短的時間內便消耗一空,簡少仲一邊組織利用食鹽從基瓦依人那裏換取酒以外,一邊派出船隻前往坤甸購買酒和醋,在獲得新的供給之前,隻得暫時使用鹽水作為消毒的物資。
十日後,隨著連續三日沒有新的病情的出現,唐鵬天在和諸人商量後決定取消對新城東區的警戒,但是住有病患的隔離區依然保持封鎖狀態,每日由專人負責該區域內的人的生活。這次的疫病的出現,讓唐鵬天再一次感覺到新通州醫護衛生力量的缺乏,這促使唐鵬天找到方輕愁邀請其培訓一批合格的醫師出來。
培訓醫師,不過唐鵬天沒有打算培訓出一批傳統的中醫醫師來,唐鵬天和簡少仲等人曾經商討過為什麼西醫壓倒中醫成為他們那個時代的醫學主流,要知道在現代西醫奠定基礎之前的時代,不論是西方還是中國,醫學知識的來源和醫療方式都是差不多的,而從實際上來看,中醫甚至遠比西醫更加先進,可是為什麼中醫卻逐漸沒落了呢?刨去中國人技術傳播的保守性,過度的敝帚自珍使得很多人為了一個祖傳秘方的獨占甚至寧願其失傳都不願傳授給別人,此外諸如缺乏理論體係的建立,逐漸走進神秘主義的誤區等等原因,更重要的恐怕是因為在解剖學和臨床醫學上的落後導致的。所以唐鵬天從一開始就打算以向神醫學習的名義為由,把中醫的發展拉到解剖學和臨床醫學的發展曆程上來。
唐鵬天過去曾經一度對戶外運動十分感興趣,所以曾看過不少關於野外急救和野外生存的書,美軍的野外生存手冊他一度看過數次,所以現在已經忘記了不少,但是他對於一些應急外傷的處理和一些簡單疾病的判斷還是有能力的,加上馮異這個曾經的海軍陸戰兩棲偵查部隊的精英分子,他們在外傷處理和應急急救方麵有著領先於這個時代所有醫師的超前優勢。所以這批醫師的培訓分成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方輕愁教授的中醫,稱之為內科,另一部分則是馮異和唐鵬天輪流授課的外傷處置和緊急救護內容,稱之為外科,這第一批醫師被要求要掌握內外科的所有知識,特別是外科,因為唐鵬天和馮異在未來不會有更多的時間去教授更多的人,這第一批人就必須承擔起傳授外科給其後的學醫的重任。不過這第一批的十人裏還真湧現了一批未來的醫學泰鬥級人物,比如有東方解剖學之父稱呼的烏韋,有中醫醫理大師焦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