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文爺的野望
“唐兄弟這次收獲可滿意?”文若虛摸了摸自己的大胡子,仿佛很滿意自己的一臉絡腮胡似的。
“嗬嗬,豈敢談滿意否,諸位賞臉前來就已經是收獲頗豐了。”唐鵬天笑笑,雖然話說的漂亮,但是語氣中卻不自覺的將失望的情緒表露了出來。
“哈哈,唐兄弟,為兄托大,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文爺但說無妨,小子我洗耳恭聽。”
“唐兄弟前次入京,喜獲朝廷冊封,雖說不是什麼顯赫的官差,但是說起來卻已經是朝廷命官,今次兄弟搞什麼海上聯合,可謂是多次一舉啊,或者說是沒走對正道啊,兄弟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正途上才是。”
“正途?”唐鵬天一臉疑惑的看著有些話裏有話的文若虛。
文若虛見了,摸著胡須笑笑:“唐兄弟可聽過虯髯客的故事?”
虯髯客?!這又扯到哪兒去了啊!唐鵬天更加摸不著頭腦了,不過他還是點頭表示自己知道虯髯客的故事。
“唐兄弟前次的收獲若是運用得法,謀一立錐之地可謂易若翻手,可是唐兄弟卻不謀正道,反而糾纏於這海上之事,須知這南海之上各方勢力糾纏已是數十年之久,水深的很呐,兄弟貿然踏入其中必為諸人所忌,故此兄弟必然難求滿意。反之,若是兄弟你廣謀正途,先將立錐之地謀劃好了,有備而來,緩緩圖之,事必如願。”
哦,這個意思啊,其實言下之意便是實力吧!唐鵬天暗自點頭。不過轉念一想,文爺兩次提到“立錐之地”,似乎意有所指啊!念及如此,再猛然省起“虯髯客”的典故來,唐鵬天心裏一驚:難道這文爺已經知道我們在做的事了?!
唐鵬天看著文若虛,卻見他看著廣袤的大海,側對自己,繼續說道:“唐兄弟一定聽過本朝太祖‘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的策略吧,非但謀國需要如此,便是做生意也要如此,如果你有了三分力氣,別人自然會給你三分顏色,倘使隻有兩分力氣便要求三分顏色,自然是自尋煩惱啊。”
唐鵬天聽了,默想了片刻才一抱拳躬身施禮道:“文爺高論,在下受教了。剛才聽文爺一番話,在下明白自己還是太急了。所謂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在下知道該怎麼做了。多謝文爺賜教。”
“哈哈,為兄就是隨便一說,但凡有不對的還請兄弟海涵,為兄就是個粗人,也就能這麼瞎說一氣了,哈哈哈哈……”
“文爺謙虛了。”
“不過兄弟,給為兄一個準信,何日謀國奪鼎啊?”
唐鵬天聽了呆了片刻,才勉強的笑道:“文爺說笑了,在下哪裏敢啊,謀一安身立命之地是有,但說道謀國奪鼎,在下真是沒有這個打算啊。”
文若虛聽了,猛地回頭看著唐鵬天,盯了半天,卻見唐鵬天坦然的看著他,略略思索片刻,皺眉道:“兄弟真沒有海外稱王之意?”
“真沒有。”唐鵬天淡淡一笑,搖頭道。
文若虛還沒開口,卻聽那跟在他們後麵一直十分沉默的男人說話了,聲音沙啞:“文爺,劉某走眼了。”
文若虛聽了,看著那男人,眼睛轉了兩圈,才“哈哈”笑道:“既然如此,先生都這麼說了,看來我唐兄弟真是行事獨特啊!唐兄弟,為兄妄自揣測,這下賠罪了。”說著抱拳朝唐鵬天一拱手,接下來的話就解了唐鵬天的疑惑,“兄弟,來為兄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我文某人最為倚重的先生,劉治,可是才高八鬥,智比孔明的大才啊!而且劉先生可是開國幹城劉伯溫之後!方才為兄的揣測大多出自這位先生的智謀,文某不過轉述一下而已。”
“文爺謬讚了,在下劉治,見過唐先生。”那劉治對唐鵬天拱手行禮,唐鵬天也趕緊回禮。
“先生如何得出如此結論的,可否講與在下聽聽。”唐鵬天微笑著看著劉治,心裏暗自想著:我靠,劉伯溫那半仙的後代,真的假的,我就說嘛,要是誰都知道了我們的計劃,那不就沒搞頭了!
“嗬嗬,在下也是胡亂猜測的,而且已然走眼,就不獻醜了。”劉治臉上一紅,連忙自嘲的笑笑。
嗬嗬,這個就是現代人和古人的差別啊,你們以為隻有占地為王才可開國立邦,現在一看我沒稱王的打算就以為自己猜錯了,可是何必要稱王才能建國,有種國體叫共和,你就不知道了吧!唐鵬天暗自得意的想到。不過他並沒有表露出來,而是一臉嚴肅的對劉治拱手道:“文爺所言果然非虛,先生確是大才,其實先生至少猜對了一半。”
“何出此言?”
“嗬嗬,先生猜對的是,在下是確實打算謀一地域開國立邦,錯的是,在下確實沒有稱王之意。”唐鵬天解釋道,見兩人看著自己一臉疑惑,他就有些得意――就讓老子給你們科普一下吧!“相信先生是通過在下上次的朝貢推測到的吧(那劉治點頭表示同意),嗯……在下確實有在那朱蠻國謀得一席之地的打算,而且現在正在進行,相信不要多少時日便可成功。至於那稱王之事,嗬嗬,一個在下確無服眾稱王之實力,二個在下實在沒有當個土霸王的打算。(唐鵬天揮手止住文爺想插話的打算)不知道二位聽過羅馬共和國沒有,當然我們中國一般稱之為大秦,遠在泰西之地。”
見兩人依然一臉疑惑,唐鵬天繼續解釋道:“那羅馬共和國,其所在之曆史與我中原秦漢時期差不多,此國當時是泰西大國,國力強盛堪比我秦漢之時,可是該國就沒有國王,也沒有皇帝統治,而是由一群稱之為元老的人組成了一個元老院來解決國事,並選出一個或幾個人來治理國家,但凡國之大事需由元老院通過方可,這種體製謂之共和。而且這元老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擔當,但是理論上每個人都有機會,就看你有沒有本事去抓住了。即便現今泰西洲也有威尼斯、*和那紅夷尼德蘭采用此種政體立國。”實際上唐鵬天此時偷換了很多概念,並且歪曲了羅馬共和國的一些事實,再加上一些添油加醋,饒是博學如劉治,精明如文爺,也難保不被唐鵬天糊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