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心裏打定了主意,但畢竟這是自己在古代偉大事業的開始,為了慎重起見,小月打算要把前期工作盡量做好,做細,別小看這小小的雞蛋灌餅攤,它有可能就是未來的餐飲集團公司,在現代就最多隻可以做到跨國企業,而在這裏則可以做到不但跨國還能橫跨時空,這是多麼重要的一項事業呀,所以前期要把準備工作盡量地做好,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小月決定先簡單起草一個創業的可行性計劃書,到時用事實和數據說話,說服張大嬸投資。
最重要的是先做個市場調研,小月認為調查得越細,研究得越細,目標市場定位就會越準確,內容主要有這麼幾項:
一、關於人口數量的調查:
張家村總的人口數量大概有多少,是不是都是本村人,流動人口大概有多少,周邊有沒有其他村子,每天過路的人能有多少。
二、家庭人口構成情況:
大概有多少男人多少女人,家庭中老人和孩子的比例,又有多少是幾世同堂。
三、關於張家村的就業情況:
每戶家裏有多少人就業,其中有多少人是在家耕田,有多少人給別人打工,有多少人自己當老板,這幾類人每月收入大概有多少,消費能力如何。
四、貧富比例是多少:
村裏大概有多少富人,多少窮人,多少戶屬於溫飽類,多少戶已經奔小康,有幾戶屬於中產階級。
五、村民的婚姻狀況:
村民大概有多少成年人是已婚的,有多少是單身的。
六、口味調查:
村民在口味上有沒有偏好,喜歡鹹的還是甜的或是其它口味,喜不喜歡吃麵食,以前聽沒聽說過雞蛋灌餅。
七、意見和建議:
大家對雞蛋灌餅的大小規格和味道及包裝上有沒有什麼自己的想法和好的建議。
小月以前自己沒有策劃過關於這方麵的市場調查問卷,想了半天也隻想出這七條,打算等想到了新的再補充,就一條條地都寫在了紙上,因為不習慣用毛筆,寫了一上午才寫完,下午拿著這張紙,小月就出門開始先進行她的市場調查。
一邊在村子裏走,小月一邊琢磨:找什麼人做調查好呢,怎麼才能盡快地拿到第一手資料呀,自己隻寫了這麼一張紙,上麵還是歪歪扭扭的簡體字,估計也隻有自己才認得,隻能一項一項的念給別人聽,這樣的話效率太低了,不象現代的時候一下印刷個幾百張,路上見人就拉,發個紀念品什麼的,人家就給答個問卷。腦子裏靈光一閃,小月趕緊又回家找出紙,把紙剪成整齊的方型,在每個上麵都寫了個贈字,放在身上,就又出了門。
想好了怎麼辦,為了提高效率,小月就直接去找了村子裏幾個代表性人物。前段時間小月一直在村子裏溜達的時候,她將自己在現代的職業素質發揮得淋漓盡致,很快就和村民們混熟了,有的就象是多年的老朋友一樣推心置腹了。這幾個是小月認為村子裏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村子裏比較年長對村子裏的人和事非常熟悉的張大爺、對人最熱情的張五老婆、最愛打聽別人家的事,愛傳小道消息的張婆婆、藥鋪的小幫工外鄉人李福以及和小月有共同愛好喜歡吃的十一歲的小柱子。一下午,小月找到這幾個人,對他們一一做了采訪調查,首先說明了來意,講了自己有個開雞蛋灌餅攤的想法,然後就自己的寫好的調查內容一一向她們請教,這幾個人平時就是對人很熱情的,尤其小月人長的可愛嘴巴還甜,再加上小月提前和她們說,為了感謝他們對她的支持,先每人送他們兩個她的雞蛋灌餅,等一擺攤開始賣,就可以憑著她給的那張紙去領,沒有期限,隨時有效,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地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訴了小月,有很多還是小月沒有想到的,一個下午,小月大有收獲,收集到的數據很全麵。
第二天小月就對收集到的數據做了整理,並逐一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的結果顯示,在這裏做雞蛋灌餅這個生意是完全可行的,而且還可能有非常好的前景。既然市場調研的結果證明在這裏做雞蛋灌餅的市場前景那麼好,做這個生意的可行性已經通過,那麼下一步就是考慮具體的實施工作了,比如關於供貨商、促銷方法、廣告宣傳等一係列的細節,這些小月決定先用市場調研的數據分析結果說服張大嬸進行投資,然後再和張大嬸一起考慮這些實施的具體工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