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將相寧有種呼!
在曆史的長河中,多少英雄豪傑為了這句話而花開花落!
大正皇朝慶曆17年,帝國西疆涼洲“龜茲”郡最北邊的溫宿縣。武茂:一名普通的帝國戰士,20歲出頭,帝國涼州治所“姑臧”郡人。涼州人的模樣特征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強壯威武。再加上其獵戶出身,自小就在山林中長大。身強體壯,精善弓弩,在軍中也是頗有些名氣。手中的硬弓是他自家中所製,在百步之內無論什麼目標,都可以一箭中的。可以說,武茂是龜茲附近軍中第一射手了。
離開家鄉已經3年了。自從17歲在“姑臧”參軍後,先是行軍40多天,來到了帝國涼州邊防重鎮龜茲。之後自己的生命就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作為帝國最精銳的涼州軍。每天就是訓練、訓練再訓練。足足半年,才被分配到最北邊的縣城“溫宿”作駐軍。
今天,武茂所在的百人隊邊防巡邏。溫宿縣以北就是烏孫國,烏孫國並不大,甚至隻有涼州的1/4大。軍隊也沒有什麼強的,而帝國最大的敵人鮮卑與龜茲並不接境。所以,他們平常的主要任務隻是保護龜茲到烏孫國都赤穀之間的商道安全。
隊伍出來已經一天半了,半個時辰前他們剛吃了午飯。計劃在日落前趕到邊寨去休息。那裏有個都尉領2000人駐守。路程並不是很遠,隊正又是寬慰之人。所以隊裏的氣氛非常活躍。每個人都在說笑飛談,武茂的心也飛到了縣城裏的“小花仙”那裏了。他奶奶的,那娘們真是正點,武茂每個月的俸祿都花到她身上了。武茂正在琢磨怎麼在過往的商隊身上再弄點錢花。
烏孫國的國都離帝國的邊境隻有300多裏地,到邊陲大縣溫宿也隻有不到400裏,所以兩地間的貿易進行的如火如荼。烏孫國出產的各種名貴藥材一直帝國高層、貴族、富商的追捧之物。每年邊寨的稅收就占龜茲郡的稅收一半以上,雖說龜茲比不上內地的財富大郡,但是也足以證明這條商道的價值。整個涼州隻有與大宛鄰近靠販賣馬匹的疏勒郡才能與龜茲相比。帝國所產的鐵、鹽、絲綢、紙、布等其他民生用品一直是周邊所以國家從上到下都喜歡的物品。每年在帝國各個邊境之間遊走的商販不知凡幾。
“商隊、商隊……不對。”武茂忽然感覺到不對的地方了:“從早上到現在有4個時辰了,怎麼一條商隊也沒有看見。上一條商隊還是昨天下午看到的,那是昨天早上從邊寨出發的,下午在三十裏鋪的地方見到的。”商隊都習慣在邊寨休息一晚,然後第二天再走,在晚上正好能趕到溫宿縣城裏。按正常情況,這個時候一概能見到商隊了。
從邊寨到溫宿的一路都是山,隻有這條寬約兩丈的路可以通行。橫跨整個烏孫和帝國之間的天山山脈構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隻有這條鬼斧神工的小道溝通了這千多裏的邊境。涼州是帝國孤懸於外的一塊領地,由前朝威漢朝名將霍去病爭戰所得。其地是整個帝國內陸部分的1/3多,占帝國總領土的1/4。但是人口隻占帝國的1/10,隻有5千萬。而且繁華程度差的更遠了,但是這貧瘠的土地卻孕育了帝國最精銳的兵團“天狼”——總兵力50萬,但卻全部是騎兵。這在帝國內陸是無法想像的。帝國傳統意義上來說是耕種民族,缺少馬匹。以往隻能從周邊的遊牧民族購買。一直到前朝威漢朝打下涼州這塊水草豐碩的寶地,帝國才有了資本建立如此大的騎兵兵團。再加上良駒產地大宛國與帝國的關係不錯,每年帝國總共能夠得到的馬匹數在40萬以上。這實在是一個不小的數字,雖然與敵國鮮卑不能相比,但也足以讓各代帝王心裏有了少許滿足了。所以天狼兵團的最高指揮一般都是皇帝陛下本人,而且天狼兵團的大部都駐紮在國都洛陽附近。隻有大概10萬左右在涼州各地駐防。相對於鮮卑3000萬人口500萬兵員的戰爭動員能力,這遠遠是不夠的。因為其國是全民皆兵,又是遊牧民族,一聲號令就全部轉化為輕騎兵。又多精於騎射,真是天然的騎兵。所以帝國多年來一直無力北擴。而涼州雖孤懸於外,從地圖上看北是鮮卑與烏孫,西是大宛,南是羌人帝國。但好在除了與大宛交界處多平原外,其他都是樹木林立的人跡罕至的原始山脈。隻有在涼州與帝國內陸接界的涼州治所所在地“姑臧”周圍才是平原,所以姑臧曆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而帝國在姑臧也駐紮了高達50萬的重型兵團。所以隻要守住姑臧郡就基本上能夠保證整個涼州的安全。
而溫宿縣也是涼州北方邊境上的唯一通道。所以在武茂腳下這條商道的盡頭所建的溫宿縣城最早就是為了邊關駐兵。隻是隨著邊關貿易的發展才慢慢繁榮起來。一直到帝國建立的這幾十年來,更是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溫宿縣城除了3萬駐兵外,還有50萬的民眾。其繁華程度比靠南邊的於真郡治所還要過之。因為它是帝國對西域貿易之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站點。
如果說武茂早半個時辰覺察的話,也許他們這一個小隊的命運就可以改寫了。“隊正,今天早上到現在……”武茂對隊正把第一句還沒說完,他就驚奇地發現怎麼一支羽箭插在隊正的頭顱之上。
擒賊先擒王,射人先射馬。“敵襲——”武茂就勢向路邊側滾,嘴裏也沒停。但是當他再抬眼望時,才發現自己是白叫了。不知道兩邊的山坡上埋伏了多少人,道路中間的兄弟都躺下差不多了。漫天的箭雨還是不停的射,兄弟們慘死的聲音還在不停的響起。
“該死的,這些是什麼人!”武茂大腦亂成了一片,平常最多遇到幾個小蟊賊,那都是盲流無賴之徒聚眾打劫商隊而已。從來沒有敢主動侵犯軍隊的。
想歸想,武茂腳下可沒閑著。匍匐著慢慢地向路邊的密林移動。剛才的觀察,已經大概能分清狀況了。敵人大多在兩邊的山梁上,隻要自己再向裏爬一點,到達山梁下。就可以借助山林的掩護向來路逃逸了。“老天保佑啊——”危機四伏之際武茂肌肉都有些些許抖動了。
我們可憐的武茂同誌還在山梁下與命運搏鬥、山梁上的慕容城則是在意氣風發、指點江山了。雖然粱上粱下隻有10多丈的距離,但由於茂密的樹林遮蔽還是很難發現武茂在那的動作。為了強調襲擊的突然性、隱蔽性,慕容城並沒有實行環形包圍,隻是在兩邊的山梁上分邊埋伏。他所帶的千人對都是軍伍的老手,他相信他們有這個能力輕鬆滅掉這個敵軍的小隊,況且這完全是次伏擊,對於大正朝這100來人他還不放在眼裏。就是有人跑了又怎麼樣,進攻前他就安排了個百人隊在對方的來路上埋伏。逃掉幾個小兵小將,也過不了那道檻。所以也不會對晚上的偷城計劃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