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曆史的拐點(1 / 3)

公元前210年,大秦曆十一年七月初五,沙丘宮(今河北省邢台市廣宗縣)。

秦.始皇帝嬴政第五次東巡途中突染疾,回程至沙丘宮(故趙國離宮)病重暫留。

至七月初五,始皇帝自感大限將至,遂召丞相李斯及中車府令趙高至榻前下遺詔,詔命長公子扶蘇交兵權於蒙恬後速返鹹陽主持喪事並繼承帝位。

聖詔依製一式三份。

文檔交丞相李斯暫掌,返京後歸檔於鹹陽宮禁室;武檔交護軍都尉蒙毅,因蒙毅赴會稽未歸,由中車府令趙高暫掌;本檔直送上郡秦軍大營長公子扶蘇。

一向恭順的趙高出始皇帝寢室後,暗派親信出宮。隱與沙丘宮外死士接信後截殺往上郡信使。

七月初六日,夜。

始皇帝嬴政個人命運的齒輪在回光返照的最後一刻被一隻手輕輕的撥弄了一下,引發的一係列連鎖反應卻又將撥動曆史的齒輪,使其漸漸走向了一個全新的方向。

體內阻滯日久的真氣突然間有了一絲鬆動,傳自禹皇的贏氏功法運轉,嬴政本該咽下的那一口氣奇跡般的被續上了。

那一刻,始皇帝明白了很多事情。

一直跪在榻側低著頭的趙高臉上先是顯出疑惑之色,很快就轉變為了驚恐。

因為他感覺到了始皇帝氣息的變化。

......

退出寢室的趙高再也抑製不住之前竭力收斂的心神,臉色變得無比難看。

“這源自楚地的落回蠱從未失過手,神武如武靈王都命喪於此,為何......還好還好......”

一向謹慎,從不敢行差踏錯半步的趙高因為這一刻的心亂,犯下了一個小卻致命的失誤。

趙高出,始皇帝暗召親信,於常例不合的下了第四份和第五份詔書,命其秘密用璽後,遣兩騎分送上郡、鹹陽。

七月初七日,晨。

始皇親信尋得時機用璽,遣人送出後自盡。

七月初七日,午。

時刻關注傳國玉璽的趙高終於察覺,決心立下。

......

嬴政看著榻前臉色驚慌中帶著瘋狂的趙高,半晌後問道:“為何?”

趙高答:“我乃趙公子。”

始皇帝問:“亡秦者胡?”

趙高不語。

始皇帝頓悟,任由趙高喂下湯藥。

“亡秦者胡?”始皇帝崩前臉露譏諷。

......

趙高出始皇寢室,直赴丞相處。

......

李斯不語,麵色糾結。

“丞相比前將軍何如?”

李斯不語。

“李氏比蒙氏何如?”

李斯依舊不語。

“長公子崇儒崇道,法將何如?”

李斯終於色變。

七月初七日,午後。

趙高與李斯密定秘不發喪,毀始皇遺詔,並矯二詔。

其一,傳位於十八公子胡亥。

其二,責長公子扶蘇不孝、前將軍蒙恬不忠,二人欲謀反,賜自盡。

七月初八日。

護軍都尉蒙毅歸,胡亥、李、趙三人示詔後將其囚禁。

同日,帝駕啟程返京。

時值酷暑,趙高命人置鮑魚於帝輦之上,以亂其臭。

七月十四日,上郡秦軍大營。

扶蘇一日間先接傳位詔書,後接賜死詔書,心神大亂,卻並無必死之誌。

納前將軍蒙恬諫,上書自辯。

七月十五日。

始皇密詔送達鹹陽長公子府。

家人不敢擅啟,未及送出即遭黑衣人夜襲,府中老幼被屠戮一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