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刀出鞘的少女(1 / 2)

1987年9月,在南華鎮中學的大操場上,正在舉行迎國慶文藝活動。舞台上,一名身穿白衣的女子,像學生也似老師的模樣,舉手投足間的氣質是那麼的超凡脫俗,但臉卻有些黝黑,與手臂上白皙的皮膚有些不協調。她正在演唱一首《青藏高原》,唱到高音部分時,也許是因為緊張,又或許是熱烈的氛圍讓她暫放下了內心的壓抑和拘束,綻放出四射的激情,她揚起頭,伸開手臂,似乎要將聲音穿透蒼穹,跨越山峰,不自覺地將音高拔了半個八度,那空靈、通透的歌聲充滿了力量,瞬間將觀眾帶入了音樂的海洋,滿滿的畫麵感,場下掌聲雷動。

演唱完歌曲,她滿臉通紅,但禮貌、緊張地向台下的師生致謝,白裙在夕陽的照耀下光彩奪目,一陣風吹來,長長的白裙在一米七二的身體上翩翩起舞,讓她散發出一股不食人間煙火的氣息,與她臉上不自在的樸實有著一種不失和諧的矛盾感。她是初一年級的田雨彤,今年16歲,年紀比同班同學大四歲左右,身高卻比很多男老師還要高。

田雨彤剛走下舞台,她的班主任夏石老師向她投來了讚許的目光。

對田雨彤來說,夏石老師是她的恩人。

夏石老師是北京人,1982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法學碩士,是一名小有名氣的法律高材生,畢業後留校任教。1984年,因文化大革命的浪潮使他被下放到盤州省河川縣這一偏遠的南華鎮中學教書。遭受挫折的夏老師從未自暴自棄過,他懷著既來之則安之的灑脫心態,努力工作,樂於助人,很快就成為了南華鎮中學的骨幹老師,深受同學們的喜歡。他經常在報紙上發表文章,所以,整個河川縣都知曉他。

今年夏天,田雨彤小學畢業後,就準備安心地在家務農,幫助父母分擔重擔了。對於河川縣農村來說,女孩子能夠進學堂的本來就寥寥無幾,能讀完小學就鳳毛麟角了,更何況,田雨彤已經16歲。小學畢業班一共有50名學生,女同學隻有2名,一名是鎮長的女兒,另一名就是田雨彤。但是,田雨彤的學習成績始終是全班最好的,她小學畢業的成績是全鎮第一名,而且比第二名多出了整整30分。但在初中新生開學後,田雨彤始終未去報到。學校雖然感到有些可惜,但也不感到奇怪,因為在當地老百姓看來,農村女孩就不應該讀書,甚至絕大多數老師也是這樣認為的。但夏石老師的觀點卻完全不同,他決定上門了解情況。後來,在夏石老師的勸說及大力幫助下,將田雨彤同學帶進了初中的大門,並說服學校免除了田雨彤一半的書學費,另一半由夏老師承擔。為了不讓田雨彤有心理負擔,對外宣稱的是學校全免了她的書學費。

幾分鍾後,田雨彤換上了便裝走了出來,宛如另一個人。此時的她穿著打了很多補丁的衣服,連鞋子也打了補丁。不過,在當地穿打補丁的衣服是很正常的。但她身上流露出的堅定氣質卻隱約可見。

田雨彤急衝衝地回到了教室,遇到了她的同班同學——鎮長的女兒李婷婷,比她小三歲。李婷婷拿著數學書來問田雨彤數學題,並提示說這是數學老師熊英讓她來問的。今天是周五,田雨彤急著回家,但還是很耐心地給她反複地講了幾遍,李婷婷也表示完全聽懂了。

此時,已經是下午五點,對於田雨彤來說,她必須要馬上往家趕了,因為學校離家有兩個小時的山路,坑坑窪窪的很不好走,並且還要經過經常有野獸出沒的黑森林,如果在天黑前沒能穿過這片黑森林,是很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