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信口開河顛黑白,膽大包天造謠言(1 / 2)

7信口開河顛黑白,膽大包天造謠言

王青此言一出,眾人立時嘩然起來。他這話說得一點顏麵不留,實在太過囂張了一些。其實王青本性並不是一個張揚的人,隻是現在曹操狀況不妙,徐州這般拖延不得時日,要速戰速決,所以不用狠言便起不到效果。若是委婉一些,就難免被陶謙將談判拖下去,過不了幾日他們也會發現兗州的具體情況,那時自己就不妙的很了。

果然那陶謙臉色愈發的難看起來,幾乎每個字都是從牙後跟裏擠出來的一般,道:“那麼先生前來到底有什麼指教呢?”他雖然不甘心,卻也很是懼怕曹操的實力,所以從某種角度上來說,確實是大勢在彼,他也沒有辦法。

孔融見得主人家都發話忍耐了,自己也就不便在說什麼了,隻得拿麵前的酒壺出氣。劉備聞言倒是眼睛一亮,看王青的目光中也多了幾分深意。

王青就是要的這個效果,這談判重要的就是節奏,若是能讓對方時喜時怒,操縱了情緒,那自然無往不利。剛才囂張了一下,現在就要讓他們高興高興,道:“我主已然退兵。現在遣我來,不過是商量一下善後的事宜。”

“什麼?曹操退兵了?”這下陶謙也保持不住起碼的風度,叫了起來。這可是事關徐州生死存亡的大事,可馬虎不得。略一擺手,就要知機的侍者退下去傳令查看去了。

那席間的王青也看到了這些小動作,自然不會阻止,道:“我主確實已經退兵。這些日來我主兵鋒所致所向披靡,那些黃巾餘孽山匪盜賊也殲滅的差不多了。我主目的達到自然不能在陶大人的轄地久留。這不是也正說明了我主一片忠君報國之心昭然日月麼?方才北海大人說吾主無故興兵,擅伐大州也就是子虛烏有的了。估計大人也是受了小人流言蒙蔽吧。”

陶謙孔融見王青在這裏胡說八道,理直氣壯的顛倒黑白,卻也沒有什麼話說。要知道那曹嵩死後,陶謙第一時間就和張闓斷了關係,聲稱他是盜匪,與自己不相幹。現在曹操就有了討匪的口實了。

孔融又道:“即使這徐州偶有盜匪,這也是陶謙大人的地方。曹兗州越界討賊,不嫌越俎代庖了麼?”

王青卻是臉色一沉,正色道:“孔文舉!這兗州也好,徐州也好,都是我大漢朝廷的地方。不是我家主公的,卻也不是陶大人的,更不是孔大人的。方才我就說過,吾主興兵討賊,於公於私都是合情合理。倒是北海大人一不是此事的關係者,二不是徐州的官員,卻屢次挑撥離間,難道大人真的要陷兗徐百姓與兵火之中麼?”

孔融窘道:“你這完全是強詞奪理。你說曹操在此處剿匪,何故又要屠城。那蘭陵城的八百戶百姓可是你們做的?”

王青斷然道:“當然不是。當日我軍先鋒到達蘭陵之時,已然是一片爍土,顯然是被賊寇洗劫過了。這也說明了徐州的盜匪確實到了猖獗的地步,陶大人沒有精力去管,我主卻不能放過。在座的有知兵的宿將,應該知道大兵起時總有匪人在其中招搖撞騙渾水摸魚,這次謠言傳的如此之甚,正是那些賊寇的掩人耳目啊。”

陶謙自然知道王青所言全是假的,這徐州在自己治下雖不能說是三皇之治,卻也絕不會有賊人敢公然的襲擊大郡城池。但現在王青口中露出一點曹操退兵和談的意頭,這是他最希望看到的。有了這個基礎,對王青的信口開河也就不在在意了。陶謙開口道:“咳咳,死者已已,在爭論下去也沒有什麼必要了。曹公肯討伐逆黨,雖稍有莽撞,可也是為父報仇,一片心意可以理解。既然曹公要退兵,那麼派先生前來又有何指教呢?”

王青聽得陶謙如此說,心中便是一安,暗道:“這陶謙果然將自己的利益放在百姓之上,如此一來就好辦了。想他原來也是一方豪傑,如今年紀老大,就怯弱如此。我行事如此囂張都沒有問題,果然是力不勝智,智不勝勢。有了大勢,怎麼做都行了。”

於是開口道:“其實這話說來倒有些尷尬,不過也不得不說。我兗州狹小,日前又收服了青州黃巾,一應的口糧耕具都有短缺。此次我主不顧自身艱險,還要替徐州討賊。使君知道,這大軍一動,所費日糜,糧草軍械當然就不太充裕。在加上我軍和貴軍有些隔閡誤會,這補給嘛,也沒有得到陶大人的支持。雖說都是衛我大漢,不因如此計較,隻是兗州不比徐州,百姓們還窮苦的很。若是失了糧草,怕是又有黃巾之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