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去做學徒(1 / 1)

這是清朝同治2年,今年夏天經過蝗蟲過境,也就是口中的蝗災;地裏的莊稼損失慘重,收成不足半成。這裏是撚軍,活動的地方,官兵來了,撚軍走了;官兵走了,撚軍又來了。無論誰來了,都要進百姓家裏要糧食;來來回回幾次,百姓家中連口糧也沒有了。

雖然,是秋天,剛收了莊稼,家裏生活也沒有餘糧了。

在廣袤的平原上,那比周圍稍高的土崗上,有兩間小房子,房子西麵不遠處,有一條南北路,這條路向南,通往減集,向北可以到宋店集;南麵有一條東西的路,這條路在這裏大約有200多米的直路,然後東麵向北彎曲,通向另一條偏大些路,然後,折向東,可以到柳店子集,這條路向西就一直通向棗店子,棗店子也是集市;房子的北麵是一片各家開荒田地,這樣三條路和開荒地,形成一個自然的長方形土高崗,土崗比周圍都要高,麵積大約有10畝。高崗前有一條小溪,小溪西北向東南走向,小溪和兩條路中間,形成一個三角形的一片地,在這裏有一個小廟,這個小廟,當地人都叫土地廟;在土崗東麵約200米,有一個大廟,是地藏王廟,裏麵住著一個大和尚,一個小和尚;大和尚周圍的人都叫他主持。

土崗有兩戶人家,西邊的是王家,隻有兩間房子,王家隻有三口人;東邊的是盧家,盧家集中住在一起,一片的房子,人口比王家多了很多。

西邊的王家,是佃戶,給東邊孫莊,地主打短工,也租種了孫家幾畝田。夫妻兩人和他們唯一的孩子,男孩十歲,由於營養不良,瘦小瘦小的。男主人就是王鐵石,女主馮氏,孩子叫王鳳祖;名字是東麵大廟裏主持起的,希望長大後,能一飛衝天,光宗耀祖。

王家夫妻已瘦的不成樣子,男主王鐵石無奈的對男孩鳳祖說:“娃呀!今年的收成不好,交了地租,不剩下糧食了,這兵荒馬亂的,被兵搶了幾遍了。”

馮氏哭著說:“再不想辦法,我們一家人都要餓死了,你爸和我說好了,托人把你送到西邊,棗店子做學徒,管吃,”。

王鐵石說:“娃娃,到人家那裏,要多幹活,不說話,有飯吃,餓不著就行了”。馮氏說:“不要擔心家裏,隻要你能過了這一關,你爸我倆就安心了”。

王鐵石說:“家裏能挖點野菜,有吃的,不行了,還有樹皮,你不在家,你媽我倆怎樣都能捱過去,”。

馮氏說:“我們都在家,可能都要餓死,”。

王鐵石說:“西集有家卷爆竹,卷煙花的,和你姥爺家有親戚,你去那裏,也放心些”。

馮氏說:“到那裏,無論咋滴也比別人好些,你明天一大早,就去吧,你爹送你去”。

第二天早上,天剛蒙蒙亮,王鐵石就領著王鳳祖,走在去棗店子集的路上。還有十幾裏路要走,還要趟過兩條小河,起的早,出發的也早,王鐵石肩上搭個褡褳;裏麵有用家裏最後一點蜀黍麵,連夜炕的鍋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