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關城位於梁國北方邊疆,是梁國防守北方異族北狄的要塞。城牆高大,上有軍士日夜執守望,顯示出這座城池的重要性。城門隻在白天開啟兩個時辰,其餘時間都緊閉,來往行人都要經過嚴密檢查才被允許進入。
城內街道交錯,人煙稠密。許多店鋪沿街林立,其中以兵器鋪和酒樓最為集中。這裏生意紅火,因為駐守邊城的將士都在這裏消費。街頭巷尾常有官兵巡邏,整座城池看上去就像一座軍事要塞。
城中間有一座規模不小的廟宇,供奉著武神和邊疆守護神。每逢節日,城裏人都要來這裏上香祈福,特別是駐守荊關的將士和士兵,更是膜拜之至。這顯示出在戰爭時期人們對神靈的依賴,也體現了這座軍城裏的人們的信仰。
荊關城的西南方有一座大營,駐紮著五萬名梁軍將士。大營裏有演武場,每日清晨都有隊伍在此訓練操練,以保持戰鬥力。西北方還有一處兵器工場,負責維修和製造各類軍事裝備。
每當夜深人靜時,偶爾會有幾聲巡邏的號角聲從城頭傳來。這座城池就如同一頭伺機而動的野獸,時刻警惕著北方草原上的敵人,隨時準備迎戰入侵。
荊關城北邊是一望無際的北方草原,偶有幾處烽火台在黑夜中發出孤寂的燈火。這座城池就像是文化與草原的分界線,把中原王朝的生活方式與北方草原上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截然分隔開來。
荊關城中心,有一家叫做孫氏醫館的小醫館。這是一座規模不大的四合院,牆麵略顯破舊。醫館常年並不開門接診,隻有相熟的病人來時,才開門接診。
醫館的主人是一位老大夫,姓孫,已經六十多歲,須發皆白,時常身穿一件洗得發白的長袍,腰間係著藥袋。
他本是京城禦醫院的禦醫,因看透紅塵,遊曆天下,不此邊城後,就隱居了下來。
他雖然醫術高明,對疑難病症尤其在行,隻是他並不喜歡每天看病的繁瑣,所以平時很少出手,隻有推不掉的病人,才不得已出手,但每次出手,都能讓病人轉危為安,所以名聲在整個荊關城很響亮。
醫館除了孫老頭,還有一個小姑娘。
五年前,北狄南下,那次鬧得很凶,荊關城一度很緊張,城外百姓,幾乎被北狄人搶殺殆盡。
後相國秦廷樾出麵,與北狄議和,增加歲幣,才讓北狄人滿意而歸。
小姑娘就是那次的流民,在北狄人北歸以後,才得進了城,被孫老頭所救。
後孫老頭看小姑娘聰明伶俐,幹脆收她做了弟子。
這天早上,這時,幾個身著破爛,滿臉橫肉的地痞抬頭一個人來到醫館門前,為首的一個獨眼地痞自稱“單眼龍”,對著醫館大叫道:“孫老頭,孫老頭!你快出來!你攤上大事了!”
一會,一個小姑娘打開了醫館的門,站了出來。
小姑娘約十七八歲,皮膚白皙,長發如墨,個子不是很高,但十分勻稱。她穿著藍色的衣衫,衣衫雖然樸素,但極好地襯托出她的細膩肌膚。頭上紮著兩個大大的丸子頭,看上去活潑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