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家,或者也可以稱之為陸家村,坐落於白帝城西南處二十裏左右,地勢平坦。
品階高點的靈獸,都已被白帝城圍剿的不見蹤影。
餘下的,幾乎都隻有普通野獸出沒而已,如此環境下,陸家村隻是修建了簡單的夯土石牆。
村子留有四個大門,大部分時間都無人值守,隻是在夜深之時,會有巡更之人將木製大門掩上,防止野獸侵入,禍害家畜。
外圍的大部分農田,並未包括在石牆之內,隻有簡單的圍欄而已。
一是肉食走獸大多對田裏事物不感興趣,二是這個工程實在太大了,勞民傷財,總不能,叫仙人來幫忙修築吧。
太跌份了!
血梅已用上隱秘氣息之術,使其看來,最多金丹而已,這也是以防萬一,如果白帝城感應到,有太玄修士不請自來,反應肯定會比較激烈。
而陸行難此時也改了服飾,一席灰色布衣,鞋子裏墊高了一些。
比較普通的麵容,在鳳去台空江流針的鳳尾火焰蒸騰下,更是黝黑,更不忘了將手臂也熏成統一色澤。
目前這樣看去,眉宇雖然不變,可看上去,的確是不一樣了。
二人選了靠近育幼堂的南門而入,一路上經過牆外農田時候,已經有陸家人前來招呼,畢竟麵生,詢問一下也是應該。
陸行難本是打算,將母親命他來認祖歸宗的這一套說辭來上一遍,結果幾位農婦就隻是問了句叫什麼,來幹啥。
便又散開去做活了,當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要知道,他雖然也是陸家人,但是當時還小,記憶不深,唯一還印象深刻的,隻有那育嬰堂和祠堂長者而已!
進入陸家村後,首先開口的是血梅。
“是直接去祠堂?還是先去育幼堂看看?緬懷一下?”
陸行難:“我記得當初屋子都是木質的,都過去三千年了,木製屋舍恐怕早已爛光。
現存的就算一模一樣,也已不是當年那一個,就不去了吧,直接去祠堂,完事就走。”
陸行難正當抬步之時,一個藤製小球彈跳著,往他這邊滾來,陸行難下意識用腳一提,藤球滴溜一轉,便飛至手中。
“哇,叔叔好厲害!!!”
一群七八歲的孩童跑跳過來,這裏離育幼堂很近,這群孩子多半是那裏所養,也許還有村子裏別家的孩童。
陸行難:“我還是先去育幼堂看看吧。”
陸行難改變主意,將藤球拋給一個孩童,打個招呼後並未多言,改變方向,向著育幼堂而去。
育幼堂依然是木製屋舍,隻不過樣式已經大有改變,四合院一般的院落合圍,裏麵都是孩童們的床鋪屋舍。
院裏的孩子,與當年有所不同,並不是隻有失去至親的孩子在這裏。
有些父母去白帝城做活,無法將孩子帶在身邊時,也會把孩子留在育幼堂照顧,隻要定時帶回錢糧便可。
雖然孩子不在父母身邊,可這兒有許多小夥伴,也並不孤單。
育幼堂現在也開辦了讀書識字的學堂,就兩門課程。
一是識字,孩童長大後能去白帝城討個生活,文盲過去可是難上加難。
再者便是村裏世代流傳的基礎功法,是修真者中最廣為流傳的基礎版本。
如今不需特意祠堂觀摩,學堂也可教授,不過是屬於隨緣型,想學就學。
因為就連先生,也隻不過是個普通人而已,修仙法門完全靠孩童們自己隨緣學習了。
當年陸行難也是在祠堂,觀摩功法時,凝聚出了體內第一縷靈氣,才被長者給予路費,踏上了不一樣的路途。
孩童們幾乎都出去玩耍了,現在是休息時間,可以說是幾乎四下無人。
為何說是幾乎呢?
因為陸行難注意到,在學堂一處光線明亮處,竟然還有個八九歲模樣的男童坐在案前,用手中炭筆在紙上摩挲書寫著。
陸行難與血梅不禁好奇之心大起,輕輕的靠近,更是用上了靈力,使二人腳步消無聲息。
隻見那孩童,在紙上一圈一圈的畫著,線與線之間時而平行貼近,時而疏遠開來,但都不相交。
哪怕有時候近的幾乎貼在一起,也是有空隙存在,畫到最後,由空隙組成的最後一條線橫跨整個圖案。
陸行難:“竟然是三山天際陣的一角,如果炭筆換成靈液朱砂的話,這圖,已經屬於能發揮防護效果的半成品了!!!”
陸行難突然的開口,著實把這孩童嚇了一跳,人嚇人是真的要嚇死人的。
陸行難趕忙開口:“小朋友別害怕,我叫陸舒宇,也是陸家人,隻是從小在外麵長大。”
緩了一會兒,孩童也很快定下了心神,他沒注意陸行難的介紹,反而是對之前嚇到他的那句話,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