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年我出生檀香市,一個並不富裕的農村家庭,我叫李姝令,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從我記事起,父母就很疼愛我,並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但是並沒有因為是女孩就少挨過童年的棍棒,對了我還有一個大哥,大哥很少在我的童年裏出現,隻有過節才會出現,大哥大我19歲,是不是大很多。
五歲我去了有很多小朋友的幼稚園,那年,大哥結婚了,找了一個自己喜歡的人結婚了,結婚後嫂子開始對我很好,一年後嫂子生下了我的侄子。
那天對我記憶非常深刻,媽媽說帶著我去買我喜歡吃的東西,出門正好碰見嫂子帶著侄子遛彎回來了,侄子吐了嫂子一身奶,嫂子把孩子給了我的媽媽,但是六歲的小孩子總是的不懂這些的。
我伸手輕輕的拽了一下小侄子的小腳,並未用力,催促媽媽帶我買我喜歡吃的東西,我不知道嫂子為什麼會給了我一個耳光和一腳,媽媽是一個很好相處的人,並未責怪嫂子,媽媽也明白婆媳之間很難相處。
當時在胡同口有一個鄰居伯伯,他抽著煙笑的很大聲,我不知道他是笑我還是笑媽媽,但是我還是很在意的。
後來回到家裏後,我看的媽媽偷偷的哭了,我很想安慰媽媽,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不知道媽媽心裏是否是委屈的,應該也是和我一樣的吧,如果可以我想告訴當時的媽媽,其實我沒事的,希望媽媽也會少一點愧疚,後來我也逐漸忘記這個事情,大哥其實一直是不知道的。
在我的印象裏,我的奶奶,很不喜歡媽媽,媽媽已經做的很好了,但奶奶還是不滿意,我有一個大伯兩個叔叔和一個姑姑,大伯的二兒子很爭氣在城裏有一個很好的工作。
但是奶奶應該還是不滿意,奶奶好像隻對媽媽和大伯母這個兒媳不滿意,可能是因為我們家沒有三叔和四叔家富裕吧,但是奶奶也不想想是為什麼,父親是老二,是父親出去做工,供三叔和四叔上學,後來恢複高考後,父親三年沒有學習過,父親考試隻差兩分就考上了學校,這個也許是父親的畢生所憾,奶奶一直找母親的差錯。
媽媽當時還帶著小小我,一有機會奶奶就跑到胡同口哭喊媽媽對她不好,媽媽已經對她很好了,父親是二兒子奶奶也不疼愛,每當別人說自己的奶奶對自己多好有多疼愛,我從來沒有體會過,奶奶的好,對了我從來沒有見過我的爺爺,姥爺和姥姥,我隻聽媽媽敘述過姥姥和姥爺。
還是說說我的幼稚園的生活吧,記得我的幼稚園很有特色,為什麼呢,因為他在村委會裏,我幼稚園的拚音基礎打的特別好,但是我是一個非常怕寫作業的孩子,非常非常不喜歡,有時課堂作業是需要在課堂寫完,下課回家的,我是一直是最後一個走的,從未改變過,老師也很無奈,因為是在自己村裏上學,媽媽並不會接我回家,但是我還是硬著頭皮寫完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