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走進黃河源頭(上)(1 / 3)

這一行,從甘肅省永靖縣劉家峽水庫開始逆黃河而上,經青海省的循化、貴德、共和、瑪多等縣,過鄂陵湖、紮陵湖,穿星宿海,最終抵達黃河源頭。一路上,為高原美麗的自然風光所吸引,驚歎過;為走錯路,找不著源頭,沮喪過;為意外碰見高原稀有動物,激動過;為高原惡劣的自然環境,讓人無所適從,畏懼過;為荒無人煙,雪海蒼茫,無路可走,而特別無助過……當最終站在約古宗列曲,海拔4800米的黃河源頭,看到“黃河源”大理石碑下汩汩而出的泉眼時,更多的是一種釋然和輕鬆,沒感到特別激動。

5月31日一早從貴德出發,經共和到瑪多,從貴德縣城海拔3000米左右,一路向西南青藏高原腹地進發,到瑪多縣城時海拔已達4500米。

在貴德黃河兩岸的濕地裏,樹木還高大茂密,共和城郊也能見到幾棵槐樹、柳樹,離開共和到瑪多,一路上再沒見到樹木,全為高原草甸,青綠一片。天氣更有意思,一路時陰時晴,有時是雨有時是雪。有趣的是,雲彩就在半山腰上,山頂紅日當頭,山下雨夾雪,烏雲密布,有時雷聲滾滾就像在車頂掠過一樣。公路兩邊草甸上,牛羊成群。站在半山坡雪線下的黑色犛牛身披殘雪,公路遠處看還以為犛牛皮色黑白相間,到跟前時,皮毛上積雪融化,是天然黑色。

龍羊峽庫區快到共和時,第一次看到高原草甸,一望無邊。青草剛由冬春的黃色返綠,新雨過後鮮嫩水靈,夾雜著星星點點殘留的黃色枯葉。綠色的草甸鋪滿斜坡,翻過山頭,伸向看不到的遠方,公路就從半山腰草坡裏橫穿而過。幾個人平生第一次見這種景觀,激動不已,坐車上“啪啪”不停拍照,竟沒想到下車去暢享美景。開車的李進坐不住了:“車停下去體驗體驗吧!”車一停,幾個人奔向公路,跑進草甸,感受連天接地、空曠無垠的遼闊氣勢去了!

離瑪多越近,海拔越高,山勢越奇特,也越發好看有意思。上坡路上,順著坡路向山上看是一座綠油油的山,走到山頂會發現背陰的山坳中赫然藏著一大灘積雪,兩個不同季節的景致就這麼突兀地同時呈現在你的眼前。行駛在位於雪線上方的公路上時,公路兩旁都是積雪。看著綠油油的草甸背後或遠處,是長年積雪的大雪山,雪山後邊則是寸草不生的石灰岩山,就像排隊照相一樣,後麵的山都比前麵的山略高一頭。天氣也很有特點,有時,黑烏烏的雲霧像從順山而起的草甸上厚厚地覆蓋下來,汽車孤單單緩坡而上,似要鑽入雲層。雨說來就來,劈裏啪啦。有時,天空一片青藍,偶有一朵白雲,仿佛單獨堆起的一堆棉花,覺得伸手可觸,很有立體感。行駛到山頂(埡口),藏民一般會立有瑪尼堆和經幡塔,經幡飄動著呼啦啦響,空闊無人,有點神秘而又肅穆,讓人心生敬畏。

快到瑪多縣時,好像剛下過雨。公路兩邊的山與路麵落差不大,一條雨後彩虹搭在兩山之間的上空,我們的車從彩虹下通過。

就這樣一路上幾個人激動著、好奇著、忐忑著,走進了黃河源頭第一縣--瑪多。路上沒有高原反應,沒覺得煩累,也就到了。

瑪多,藏語的意思為“黃河源頭”,縣城海拔4500米,被稱為天上的瑪多。縣境內地形起伏不大,相對平坦,海拔大部分在4500-5000米之間。瑪多縣總人口1.46萬,藏族人口1.35萬,可能是全國除三沙市外,人口最少的縣吧!縣境內湖泊眾多,有大小湖泊4000餘個,應該是全國湖泊最多的一個縣。

我們是下午4點多到瑪多,一進縣城,首先入眼的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寺廟,廟裏的轉經筒就在馬路邊人行道上。山不高,寺廟建築一層層延伸向山頂,最高處有格薩爾王塑像。半山腰寺廟周圍,到處有經幡飄動。馬路上、寺廟邊人很少,偶爾碰見幾個穿著赭紅色僧袍的人,一下子讓人感到進入異域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