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末日的猜想(終章)(1 / 2)

對於末日,唐誌東自己有另一種猜測,但他需要很多證據支持,他把自己的想法與計劃跟楊真兒說了。楊真兒是曆史的研究生,對華夏及世界史都有很深入的研究,現在,主要是把研究的對象更細化。

兩人花了好幾個月,終於發現。

瑪雅的末日說時間為二O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光明教的末日說時間為二O一四年七月一十五日;

伊斯教末日說時間為二O一六年二月二十七日;

拜火教末日說時間為二O一七年五月九日;

華夏道教末日說時間為二O一八年四月一十六日;

印佛教末日說時間為二O一九年九月二十三日;

這些時間為何相差如此之大,是因為各地的人使用計曆的方法不同,它們所用的時間周期不同,比如華夏道教一個時間周期為三千六百六十六年,而印佛教的時間周期一萬二千三百四十五年,而瑪雅曆的時間周期最短,隻有九百七十八年。

根據推算,時間周期越長的計算出來的結果越準確。

如此看來,最接近末日時間的是印佛教末日說時間:二O一九年九月二十三日。

而這一個時間,也不是最準確的,那怎樣才能得到最準確的時間呢。

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末日,末日是怎麼來的,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根據各遠古的記錄,末日到來是有一個周期的,人類曆史超過十萬年以上,而對末日有記錄的隻有四次,這四次也不是連續的記錄。

但根據這四次,仍可以算出末日的一個大概的時間周期,然後再用一個合理的、比印佛教時間周期更長的計曆法,可以算出誤差隻有三天的具體末日時間。

這個計算,現代的人類,可以借用計算機,建立一個數模,進行計算,結果還可以更準確。

對末日是什麼,唐誌東用一個修者的思路,有他自己的猜想。

末日是因為宇宙一種潮汐,地球會有一段時間被宇宙潮汐淹沒,這段時間內,人類與各類動物都產生了變異,而某幾類動物的變異性會超過人類,如果潮汐時間夠長,也許某一類動物會戰勝人類,徹底統治地球。這對人類來說,就是末日。

唐誌東認為,在宇宙潮汐淹沒期間,是人類修者的黃金時期,人類正是因為有了修者,才能抵抗變異的動物。

宇宙潮汐肯定含有充足的靈氣,在宇宙潮汐淹沒期間,人類的修者將出現超金丹修為以上的大能者,或許還有在此之上的境界。

宇宙潮汐淹沒地球的時間到底會有多長呢,唐誌東從各種古代修者的記錄中,可以推算出,大約每次為一百二十年左右。如果時間長至三百年,則人類將被某類動物打敗,失去統治地球的地位。

又用了兩年時間的研究,唐誌東和楊真兒得出最終的結果。

人類最近一次末日的時間是二O二三年四月十四日,時間誤差為兩天。

末日經曆時間長度為一百五十七年,時間誤差為一個月。

唐誌東將這份研究報告經唐光輝的手,直接轉到華夏中央,然後就不管了。他還要做另一份計劃,就是幾年後,末日到來時,唐家要怎麼做,才能挨過這一次末日,並取得最終的勝利。

唐誌東覺得,到那時,自己應該達到虛丹修為,在第一波靈氣衝擊下,如果能找到合適的方法,肯定能突破虛丹,達到古代記錄最高的境界,金丹境。

有了金丹境,就比變異最快的動物領先一步,有一定的優勢,但能否將優勢保持到最後,這就很難說了。

二O一八年七月十九日,對唐誌東來說,這是最特殊的一天,就是這一天,他死後重生,回到自己的幼時。

今天,他與他的六個老婆,就坐在小南山的山頂成清觀中,這一天,他哪都沒去。六位夫人都知道這一天對唐誌東意味著什麼,所以,她們都在陪他。

老人和孩子們都在半山下,這裏隻有七人。

前世,他隻有許芸一個,而現在,他有了六個老婆。唐誌東穿著一身道士服,一一看著身邊的六位老婆,她們還是如此的年輕漂亮,歲月並沒有在她們的臉上留下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