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有個聾啞學校離公司五公裏,不算遠也不算近,每天早上騎單車送啞妹去,中午下班又騎車給她送中餐,晚上再馱著啞妹回家。
單車上的日子有炎熱,寒冷,汗水,雨水,伴隨的是溫馨,執著與幸福。
應該啞妹的年齡偏大,學習起來進度比較慢,伢子雖然很耐心的要啞妹不著急,慢慢來,一天天的隻要有一點點進步都是好的,但又擔心進度太慢,啞妹會失去學習的興趣。
學習語言環境很重要,就像自己在夜校學了個半吊子的英語,在公司外貿部大學生們的培養下,簡單的聽寫還是沒有問題,伢子覺得自己找到了啞妹學習進度太慢的原因,就是因為在家裏自己不能夠用手語和啞妹交流。
於是每天中午給啞妹送完飯,他就找學校的老師學習,放學後在家再不厭其煩的跟啞妹慢慢的溫習。
不停的付出總會收到回報,啞妹的手語的學習進度非常的快,並且她還學會了認字和寫字。
學認會寫會比劃的啞妹糾纏著伢子幫她找工作,伢子怕她太寂寞就把她弄到公司做清潔工,工資不高,但每天兩個人可以見很多次麵。這樣伢子放心,啞妹也安心。
啞妹不會說,又聽不到,她比劃的手語別人又看不懂。伢子發現她除了跟自己能交流,每天除了不停的工作簡直跟個木偶一樣,伢子每每看到啞妹忙碌的身影就糾心的痛。
為了讓啞妹能夠真正的像一個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伢子決定跟啞妹一起學習唇語。
唇語是智力障礙的人學習的最難境界,難度不亞於英語六級。最難的是國內相關教材和相關老師很少很少,這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啞妹學手語用了一年不到,學唇語曆時一年才開始入門。無數次看到伢子嘴巴都張起血泡,啞妹摸著伢子的臉不停的搖頭流眼淚。
三年多,一千多個日日夜夜,能夠堅持下來需要什麼樣的信念?伢子所在的公司都已經擴大了近十倍,有四五千名員工。從老板到流水線的普通工人都被他們的真情所感動。
三年她倆沒有回家,啞妹的父母到南方看他倆,啞妹習慣性的邊寫字邊比著手勢跟他們問好,聊天。老兩口子看著啞妹一筆一畫寫著自己的心情和問候就喜不自禁的大哭。
伢子爸媽也過來一起生活了一段時間,伢子的努力和啞妹的體貼讓兩口子很心痛。走的時候給了伢子五萬塊錢“這是我們一輩子的積蓄,其他的也幫不上你們。你們自己好好的過日子,如果方便就要個小孩吧。”
伢子也想要個小孩,但條件不允許。第一沒有時間,第二為了學習和生活也沒有多少積蓄。最最重要的是,他倆都怕生的小孩也是啞巴,做啞巴的苦和累,痛和傷他們真不想再在下一輩的身上再重複一回。
啞妹隨身帶著筆和紙和人進行交流已經一點問題都沒有,兩人的收入也不錯,按著這樣的人生軌跡走下去,已經是人世間一個美妙的奇跡。
可老天爺總是不忘給苦難的人傷口撒把鹽。意外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