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三雅閣(2 / 3)

檀水蕩蕩千萬裏

半江風雨半江蓮

而此時遊水賞蓮,別是有一番趣味。

大啟的旗子終是樹立在了這天地之上,川泓祖皇再入邱夏上殷,而這當年在上殷城赫赫有名的易家卻是已經逐漸落入中庸,心心念念的姑娘也已是早已嫁為人婦。隨口承諾的易家老家主亦是早就成了半截碑土。

任誰都沒想到這無上雄姿的大啟帝王,竟是那當年為求姑娘而被掃地出門的平平小修士。

隻是世間多變,白雲蒼狗,修士一途,十二年入大玄,可謂是天縱之資,六年立大國,又是何其的時運。

但這來往十八年,卻是足以將一個花黃姑娘熬成婦。

最終川泓祖皇摘了腰間佩劍,依舊是當年那把凡鐵,多年來的手握,鞘上的紋路已是模糊不清,親手將劍交給了已為孩娘的婦人,便是回了大啟。

轉瞬八年寒暑,再一年夏露,風樓三閣上空忽而雷雲遍布。

舉世震驚

大啟開國帝王,要登天地了。

狂雷霹靂,整整三日不退,川泓徒手抗大雷,那道代表天地的門檻卻是始終邁不過去。無數修者眺望而去,隻見那大啟帝王的大玄之體已被千萬道雷劫轟成虛幻,雷雲愈演愈烈,最終黑雲壓日的天中傳來一聲長歎,道了一句

“罷了……”

緊十二載成就大玄的耀世之才川泓,終究是沒能過了那門檻。

雷劫三日後,大啟消息傳出,大啟帝王,死了。

據其追隨者說,川泓歸後去了二雅墨骨閣,閉門不出,三日後被發現伏案桌上,已是無了生機。

桌上宣紙留下十四字,筆墨已幹。

亂我心者世間情

猶記當年萬蓮城

一代大玄,留下了一座大朝,最終再無聲跡。

往後世人多詬病,說這泱泱大啟,竟是為一婦人所立,可哪位婦人,雙十年華又不是一嬌翠娘子。

天下之事多荒誕。

——

天下修士皆俯首,說的是這邱夏所在,天傑地靈,山清水秀。修者修途,無非圖的就是這清靈,所以這邱夏便是成了世間無數修士向往之地,而在這大焚,亦是有一處,可以稱的上是讓天下眾修皆稱臣。

大焚千雀閣。

任誰都知,這傳承了千年的大焚,無非是由一座依山傍水的小庭撐起了這個浩大的江山,而這座世間聞名的焚庭,則是依靠了一座小小的樓閣得以傳承。

若說這天下得以記載的傳承有十,這千雀閣便是存了其六。大焚千年根基可不單單隻是流傳了千年的時間,最讓天下人眼饞的,是這千年傳承下來的底蘊。

千雀閣功法典藏之多,如天星鬥牛,數不勝數,起初建立之時,千雀閣名為納法閣,有納功藏法之意,後來焚庭的庭主由一天才女子上位,接管納法閣時說這納法兩字雖然實用卻是不文雅,因這女子喜雀鳥,便大筆揮戈,將這納法二字改為萬雀,後又覺得萬字太過於露鋒,降為千字,於是乎,這千雀閣便是傳了下來。

據說在邱夏曾有一老修,修煉資質雖說算不上翹楚,但也是出眾一輩,癡迷修途,耗百載光陰登峰大玄境,卻是再難進分毫,自知天賦欠佳,得以登臨大玄已是到了終頭,心有不甘,心橫之下舍棄一生清譽,獨身一人入了大焚境內,跪拜於焚庭殿門前,隻求那當時的焚庭之主能夠破例讓其進入千雀閣,再尋一條修途。

整整三月光景,老者跪於殿門,風雨不動。最終當時大焚國的國主入焚庭時見老者已是年邁,猶如敗葉枯燈。於心不忍,與庭主互通一二,終是破例讓其進入了這尋常人難得一見的千雀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