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因為作者太飄,鎖文了,特喵的我先改改。

但是我不會操作作者後台,不知道該改哪一張,哈哈哈哈。

沒事,別急。

7天之後給你們爆更。

*

下麵是占字數,我另一篇文的第一章,沒必要看,看了我也不發。哈哈哈哈。

*

順天府,二月初九,天氣晴好,正是會試吉日。

天還沒亮,貢院門前便人山人海。

雖然是要按國子監序號、師承等順序入場,但抵不住學子們急切的心情和不容意外的謹慎小心,偶爾路過的、特意來看望的人都羨慕地看了眼排成長隊的學子,既有歎息,又有難受。

等天際發亮太陽升起時,點名兒的人還沒到,一輛引入注目的馬車才不慌不忙得行駛而來,一直到門口才停下。

車夫身穿胡服,身材健壯、胳膊上布滿肌肉,他先跳下來,彎腰擺好腳蹬,又替車裏的人撩起簾子。先下來的是穿著藍色衣裳的小廝,長相白淨,說話帶著一股子陰陰柔柔的味道,手裏提著一個大籃子,懷裏還抱著一床薄毯。

隨後裏麵的主人伸手扶住車廂的邊緣,膚色白皙,纖細的指尖透著一點紅,然後才是精致的衣擺,等看到主人的臉時,已是許多人隻敢瞟一眼就低下頭。

無他原因,一是怕自己沉醉丟人,二是尊敬。

來的這人也是考生,名叫虞楚,之所以能這麼從容除了他心理因素、學業有成等過硬之外,更是身份上的貴重,不止有一幫子下人供他驅使,可能這有些監考官,都沒人家的爵位高。

虞楚是原左都禦史虞冠的獨子,除了嫁出去的,更是如今僅剩的虞家人。

單是一個左都禦史還不能說明虞家的顯赫,虞楚的太爺爺從明太祖有從龍開國之功,被封為定國公,可襲爵三代。爺爺虞承走的是科舉的路子,虞楚出生時虞承已是內閣首輔,加爵一代。父親虞冠同樣參加科舉,更是當時的三元及第,虞家勢盛一時顯赫大明。

不僅如此,虞氏女子也沒有哪位不身處高位。

虞楚的姑奶奶虞綰是太上太皇的榮貴妃,大女兒溫慧公主遠嫁大遼和親(堂姑),小兒子現琤親王(堂伯),後追封為惠儀成安貴太妃。

親姑姑虞晞是先帝賢妃,後封為皇後,現舜和孝賢母後皇太後,無子,一女憲純公主(表姐)嫁成國公府嫡子。

親姐虞嬛是當今聖上的景貴妃,堂姐虞嬟是沅親王正妃。

虞家勢大,無可比擬。

可惜虞家人口簡單,子嗣稀少,虞承和虞冠都是中年、老年得子,虞冠因病去世,一時間虞府上下竟是隻剩了當時僅有3歲的小主子虞楚一人。

虞楚與姐姐虞嬛兩人相差了二十六歲,幹脆直接把胞弟報進宮裏養,說實話,跟養兒子沒什麼區別,虞嬛的兒子都要比虞楚大7歲。

這會試前後,但凡有名的才子總是旁人口中的談資,何況虞楚就讀於上書房,跟龍子鳳孫一起學習,還有伯爵在身,可不謂風頭最盛的一個。

在場的人一認出低調奢華的馬車和明顯是宮裏公公的侍者,比聽到自己的名字還激動,既想著伸長脖子去看虞家模樣,又出於尊敬得低頭,不過也不少人看清了虞楚的樣子。

虞家的基因相當不錯,不然也出不了那麼多皇親國戚,再一瞧楚這一字,就知道虞楚容貌氣質少有人及,雖然在眾目睽睽之下,依舊舉止從容、步履悠然,翩然若神仙中人。

同這些一早站在門外、被人擠得亂糟糟的考生一比,那不隻是鶴立雞群,那是仙鶴立於落湯雞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