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弘治十三年,浙省,台州府,路橋縣。

“伯虎弟,我家老爺的意思是你可以回去了。”說這話的是一個瘦骨嶙峋的中年人,中年人乃路橋縣縣令李鬆本(字章明,贛省人)的遠山兄陸明恩。

陸明恩,字遠山,浙省紹興人。

“回哪裏?”

穿越過來的唐寅沒想到自己開局就被皇帝親自下令流放到浙省台州府路橋縣當小吏。

唐寅煩躁不已,在職場打拚了十年,終於做到了大區老總的位置,結果才上任沒幾天,居然穿越了。

更讓他鬱悶的是,要是穿越的時間哪怕提前一年,自己也不至於淪落到今天這種地步。

別人開局都是各種係統,各種金手指加持,自己倒好,雖說穿越成為大才子唐寅,但是一開局卻特麼的卷入了科場舞弊案,而且還是當今皇帝老兒親自下旨的那種。

倒黴,實在是倒黴他媽給倒黴開門,倒黴到家了。

曆史上的唐寅是恥不為吏,也就是說,他並沒有到路橋縣成為一名小吏。

歸家之後,妻子對唐寅也是非常失望,本來她一心想要奔著狀元妻而去,就連新衣服都讓人給做好了,結果可好,丈夫唐寅因為科場舞弊案,直接被貶謫為小吏。

前後差距實在太大,不僅唐寅受不了,唐妻張氏也是無法接受。因此,地方誌上也有記載:寅歸家後夫妻失和,寅休妻。

穿越過來的唐寅也很清楚,自己如果按照真正的唐寅人生發展方向回到祖籍蘇州,雖說他作為才子的名氣還在,但由於自己“犯了極大的錯誤”,官場上的人肯定不會再為自己站台撐腰,而他充其量也就是個吉祥物,想要在這個社會出人頭地,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與其回家混吃等死,還不如暫時就在這貶謫之地呆一呆,尋找翻身的機會。

所以剛才陸明恩告訴他可以回去了,唐寅故意裝傻。

對於唐寅的名氣,陸明恩早有耳聞,在他看來,這一次的科場舞弊案著實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依著唐寅的才華能力,實在犯不著冒著被殺頭的風險去作弊。

在獲悉唐寅將被貶謫到路橋縣的消息之後,縣令李鬆本還專門與陸明恩商議過關於唐寅的去留問題。

兩個人倒也很快達成了一致,那就是無論如何絕對不能將唐寅留在身邊。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不外乎兩點。

一是唐寅是個有才華的人,小小路橋縣廟小水淺,他在這裏,實在是屈才;

二是唐寅就吏,相當於占用了縣衙的一個編製,好不容易空出來一個胥吏的編製,不少家夥早已經躍躍欲試準備花錢買替頭,眼下最高者都已經出到了200兩銀子,本來這筆錢大部分是要落進李鬆本個人腰包的,結果可好,居然被唐寅被占了位置,眼看到手煮熟的鴨子就要飛了,李鬆本自然是不甘心的。

所以眼下唐寅離開路橋縣,對雙方都是最好的結果。

陸明恩拍著胸脯告訴李鬆本,這件事情就交由他負責,親自去見唐寅。

……

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陸明恩這一回索性不再拐彎抹角:“伯虎弟,你能回哪裏?當然是回蘇州府了,我們這裏偏遠閉塞,民風彪悍,別說你一介讀書人不習慣,就連我本省人都想辭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