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冬天,北京市東城區,南鑼鼓巷的街道居委會裏來了一位當兵的。
“請問你們誰是這居委會主任?”
“我是,同誌,請問你有什麼事嗎?”
士兵拿出一個文件袋遞給居委會主任“主任同誌,請你看看,這人你認識不?”
主任打開文件袋,裏麵有一張照片,還有一張紙。拿起照片看了看,又拿起那張紙。
紙上的內容很簡單。姓名,何小天。北平人氏,家住南鑼鼓巷,具體不詳,大哥何大清,嫂子王芳,侄子何雨柱。
“同誌,這人我知道。可是這都走丟了十幾年了,也從來沒有和家裏聯係過。”
“認識就好。你說的情況我們都知道。你可能誤會了,他不是什麼特務,而是我們的戰鬥英雄。”士兵意識到自己的舉動引起了主任的誤會,立馬解釋。
“戰鬥英雄?還我們?”街道辦主任不確定。
“是的!請問他家裏人還在嗎?能不能帶我過去看看?”
“哦,他嫂子在他走丟之後沒幾年就走了。大哥幾年前和一個寡婦跑了。現在家裏就剩下他的侄子侄女。走吧,我帶你去看看。”主任簡單的說了一下然後就帶著士兵出了街道居委會。
“同誌,你能和我說說何小天的情況嗎?”路上主任好奇的問道。
“當然可以。何小天是48年參加我們的隊伍的,聽說當時是因為被抓了壯丁然後逃了出來,在路上遇見咱們的隊伍然後加入的。後年隨著隊伍一直打到了南邊,後來又奉命入朝參戰。一路上可是殺了不少敵人的。”
“同誌,那他怎麼從來沒給家裏寫過信啊?抗美援朝已經過去快十年了,他又在哪?還有他現在怎麼樣了?怎麼不回來?這都十幾年了,一點消息都沒有。”
“呃!主任前段時間他在執行任務是被炮彈炸了,人雖然救回來了,可是變的呆呆傻傻的。最近嘴裏總是嘟嚷著南鑼鼓巷。醫生說這是想家了,或許讓他回來休養說不定能夠清醒過來。這次他傷的不輕,腿腳還沒好利索。因為他沒記住自己家具體的住址,所以上麵派我來給他打前站,打聽一下他家具體住哪?家裏還有誰?”
“嗨!你不提這茬我都忘了!這何小天還有個外號叫何二愣子!他從小腦袋不靈光,有些事他總是記不住。還好他能記住南鑼鼓巷,還能記住家裏人的名字。”
“主任,到時候還要麻煩你們街道多照顧他點。”
“這是應該的。他可是為國留過血的,我們照顧他也是應該的。同誌,這就是何小天住的四合院。他侄子侄女就住在中院。”聊著聊著就到了目的地。
“孫主任!你怎麼來了?”
“孫主任好!”
“孫主任好!”
一進四合院就有人向主任打招呼。
“嗬嗬嗬,大家都好。”
“孫主任,你這是有事?”
“嗬嗬嗬是有事,而且還是大喜事!老閻啊,你去挨家挨戶的通知一下,咱們到中院開個會。”
中院裏圍滿了人,孫主任給士兵介紹道“同誌,這就是何雨柱,這是何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