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 3)

公元1125年宣和七年12月6日晴地點:蓬萊縣長島

這裏叫半月灣李靖已經住在長島快一個月了,淳樸的村民們也已經適應了這個新來的胖子,中途李靖還回了一次維特蘭號,取回了不少用具,跟著去取東西的村民在看見維特蘭號的第一反應竟然是跪拜,恐怕維特蘭號巨大的身影已經讓這些淳樸的村民認為是上天的產物,凡人是不可能造出如此巨大的鋼鐵船,說實話也對,維特蘭號如果行駛在海麵上,就是一般的小船都不敢靠太近,光是近流都得十分的小心,靠港的時候船必須減速到12節左右以減輕船浪對岸邊小船的衝擊,別說長島的小船,就是現在這個時代最堅固,最巨大的船,隻要幾秒鍾維特蘭巨大堅硬的船體就會撞沉它。火炮別開玩笑了,實心鐵蛋能打穿20公分的合金鋼雙層船體?實心鐵蛋都得幾百年以後才能發明,現在是公元1125年,恐怕得至少900年以後發明穿甲彈才能打穿吧。唯一的問題是現在如何讓維特蘭從海灘上退下去,一艘擱淺的船隻能是一個固定的倉庫。

現在村民們都使用上了李靖分發的鐵器,切菜剖魚有刀具,做飯有鐵鍋,還有新科技柴油爐,不用柴竟然能燒而且火很大,最近大家聽到最多的詞就是科技,別說科技確實決定生產力,以前打漁靠撒網,純粹的靠天吃飯產量很低,有經驗的漁夫一網下去能撈幾條魚就不錯了,運氣不好的撒了也白撒,自從有了李靖的救生船,大夥都學會了拖網,就是所有的撒網結到一起,讓救生船拖著跑一陣,然後大家把漁網拉上岸,網眼裏卡著的就是魚,魚多得吃不完沙灘上還曬了不少。大家從害怕這個胖子變成了喜歡這個胖子。都知道這個胖子有新東西。半月灣其實不大算一座村莊吧人口也就百十來個,大部分還是老弱,年輕人就十來個,平時的收入就是靠海吃海,打漁賣錢換糧食,種點菜算是自給自足。淳樸的氣息有時候讓人陶醉,習慣了簡單生活的李靖現在也不想家了,每天打打魚跟村裏的小娘聊聊天,晚上跟老者喝喝酒生活到是過得很甜蜜,老者叫彭大風,據說生他的時候正好刮大風,所以就取了個大風的名字。大風今年61老伴早亡,小兒子入了宋軍在蓬萊當差,大兒子前年出海打漁沒有回來,估計被海大王收走了,平時家裏就大兒媳婦侍候,家裏還有個小娘是大兒媳婦的遠房親戚,去年小娘家鄉遭了水災,人都死了就投了老彭家,混口飯吃。小娘叫張調兒年紀大約16,7歲河北的,樣子還湊合不過就是太黑了,每天跟著胖子後頭纏著聽故事,整個長島的人好像都很黑,常年在海邊討生活你說能不黑麼,胖子在這裏完全一個異類,白白嫩嫩。彭大爺說估計蓬萊城裏的大家閨秀都沒有胖子白嫩水靈,弄的李靖非常尷尬。

其實李靖非常想去蓬萊看看,甚至去開封看看,可是作為一個優秀的宅男他又不願意離開這裏,長島的村民現在都非常喜歡他,每天李靖打漁吃海鮮忙得不亦悅乎,每天出門還有幾個村民陪著他,這讓他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村民們第一吃到了土豆燉豬肉,對於這些村民來說豬是見過,但是貧窮的漁民能吃點魚肉就不錯了,豬肉對於他們來說隻能是大戶人家的奢侈品,調料更是見都沒見過,鹽巴都是靠鐵鍋煮海水煮出來的。

12月8日陰

今天天氣很不好,悶熱的天氣讓人感覺到很壓抑,漁民都沒有出海,中午的時候躺在樹下吊網床上的李靖被人從甜美的睡夢中叫醒了,海胡子來了大家快跑呀,轉眼一望大夥都在收拾東西跑路。

‘哎,大哥,海胡子是什麼。’李靖十分不解拉住一位跑路的村民問道。

‘海胡子就是海胡子,專門搶東西,殺人放火,跑慢了就完了。’

‘海胡子難道是海盜,不怕,不怕我有槍。’李靖來了精神,回到救生船上取了武器就往村裏跑,這不還沒一會功夫,海灘上就沒個人影了,

還沒有進村李靖就發覺氣氛不對了,村中間的壩子裏彭大風和幾個老人被一群人堵住了。

‘老頭今年的海錢該交了吧,我看你們今年打了不少魚,這個海錢按照去年的價格翻一倍怎麼樣。’為首一名大漢扛著刀笑嘻嘻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