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從1840到現今一個多世紀的滄桑變化,都寫進了近現代的曆史卷軸中,在百年滄桑中,影響中國的大事,仿佛曆曆在目。本小說集以中國近現代的時間軸以小說的形式向讀者呈現出這些大事所反應社會風貌與社會影響,對時代的批判和對所講述描寫的人物美好精神的歌頌與讚揚。
本小說集曆史色彩濃厚,不僅有曆史背景的體現,而且能將讀者帶入中國近現代曆史中去,深刻的領會,感悟,追溯這些曆史的含義與深刻內涵,這也是小說的兩個中心點之一,也是命名為“追溯”的意義之一。
不僅是曆史色彩濃厚,而且它的意識形態的體現也十分鮮明,人物思想和社會主流思想時刻鮮明反映了當時時代的具體特征。
除了以上這些特色突出特點,本小說集耐人尋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社會的千姿百態在這裏“社會”這個大概念中包括人物,社會環境(在本小說集中社會的兩點集中體現),大量人物對話描寫塑造了眾多不同人物它們代表了各個時代的典型人物群體,人物在小說活靈活現,深化情節也深化了主題。社會背景的影子在文章裏比較鮮明的體現是時間,深層的則是在小說字裏行間體現出來這裏極大的留給讀者了一個想象的空間,深刻的思考背後作者寫作意義和小說的曆史意義,社會的兩點集中體現同曆史意義都是本小說的兩個中心點之一,命名“追溯”而是從眾人所處的社會環境歌頌讚揚人物的精神和品質。
此外本小說集以描寫、記敘為主,在其中不乏有批判,這也符合本小說的風格——現實主義,現實主義的風格,記實中對社會背景,社會人物的讚揚和批判,對現實的反思本小說也集中體現這些。我希望本小說集不僅是人們了解過去,更是對當下的現實加以反思和感悟,認清現實,讓自己更有人生更有價值和意義。這是我的第一部小說集,是我對現實主義的一部獻禮,是我本人對曆史和社會現實的深刻感悟,在當今社會也許這些曆史已經淡化在公眾的視野,但是曆史已經在人們不知不覺中已經撰寫完成,這本書背後表達了我對曆史的敬重和希望人們不忘來時路,回望走過的路
——思哲
2023.8.24
讀者序
曆史不是記憶的負擔
是照亮我們前行的燈
《追溯》一書借古照今,有回光返照之感,猶如天空劃過一道微弱的火光,指引我們前行,衝破封建禮教,解開自我束縛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小說語言質樸但不失回味 ,耐人尋味是一本值得反複品鑒的好書
——鄭李雨
2023.9.3
宋氏子永文,年十八,喜讀書,好古文,尤愛經世之文,博觀群書,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流輩甚稱其賢。善撰影史,辭甚暢達,自謂用心於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今書《追溯》 ,內集數篇,按時按事,發古憂思,抒己之見,可謂盡心焉,冀其操千曲,觀千劍,計日可成。
——汪兆媛
202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