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出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在金玉小的時候,家裏姐妹太多,以至於飯都吃不上,家長思索再三後決定把金玉分給別人家養。金玉成年後,聽從家裏人的安排,嫁給了附近村裏的一個男人,婚後生了一個女兒和三個兒子。忙碌了半輩子,金玉的孩子們各自成家,金玉當上了奶奶,開始輪流照顧孫子孫女們。這就是金玉忙忙碌碌的一生。
自我記事起,金玉一直留著幹淨利落的短發,我曾問過她:“你為什麼不留長頭發?”她說:“長頭發太麻煩了,短頭發方便一點。”我想應該是方便幹活吧。或許是因為自小缺乏營養,金玉長得並不高,但是幹起活來絲毫不輸旁人,村裏無人不誇她。因常年在田裏幹活,金玉被曬得黑黑的,臉上也有一些斑。但是這些都不影響她在我心裏漂亮的樣子。
金玉不識字,很多次我看到她在看我的書,看著看著她會用手去撫摸書本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我問她:“你看得懂這些字嗎?”她說:“看不懂,看著花花的,摸著平平的。”每次她說完這句話,我們倆都會不約而同的笑出聲。我想,或許她也很向往知識,很向往書本裏的精彩內容。
金玉是一個感性的人。之前村裏有人出了嚴重的車禍,留下兩個還在讀小學的小孩。其中一個小孩知道自己的家長出車禍之後,問了旁邊的人:“我以後是沒有爸爸了嗎?”金玉聽到這句話,眼眶馬上紅了,她一邊抹眼睛,一邊搖頭歎氣。我想,她或許是心疼小孩,同時也感慨世事無常。
金玉是一個精致的人。從我記事起,不管再怎麼忙,每天早上她都會留時間梳頭發。她會擠一些發油,用手掌搓熱後,均勻的抹在頭發上,再拿起梳子把頭發梳整齊,最後用夾子把頭發夾好。梳完頭發她會再拿起鏡子照一照,左邊看一下,右邊再看一下。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逗她:“不用照啦,已經很漂亮啦!”
金玉沒出過遠門,去過最遠的地方大概就是她小兒子的家:福建寧德,去照顧剛出去的小孫子。早些年沒有動車,從家裏去寧德需要坐四五個小時的大巴才能到。因為金玉不識字,也聽不懂普通話,家裏人怕她自己一個人會迷路,所以讓我陪金玉去寧德。再後來,金玉年紀大了,家裏人怕她太辛苦,也就沒再讓她去寧德照顧小孫子了。所以寧德大概就是金玉出過最遠的門。
金玉的話不太多,她善於傾聽,大家都愛跟她聊天、跟她吐槽事情、跟她分享八卦等等。剛好我們家的位置是在一個小分叉路口旁邊,所以每天下午,大家都會聚集在家門口閑聊,好不熱鬧。
金玉跟語文課文中描寫的農村婦女一樣,勤勞,勇敢,能幹,不怕吃苦…我覺得所有美好的詞彙都可以用來誇她,金玉在我心裏永遠閃閃發光。盡管金玉不識字,沒文化,但是她用她的經驗,用她樸素的語言,教會我很多很多道理,在我人生道路上留下許多烙印,引領著我成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