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四年七月九日,南港市第一高級中學主教學樓六樓高三一班教室,年過50的班主任利有明正在講台上侃侃而談,為這個全市最頂尖的實驗班的學生上最後一堂課。即便高考剛考完,但是他充滿了信心,他知道這個班級裏的六十一名學生,作為全市最頂尖的一撥學生,至少有九成會考上重點大學,剩下那些即便今年沒考上重點,也一定不會甘心於去一所普通的大學,他們會選擇複讀,然後下一年一定會考上一所重點。是的,他有這個信心,在他12年左右的重點班、實驗班班主任的職業生涯中,他已經習慣於這種模式。他也知道現在課堂下的這些學生,在未來可以預見的日子裏,會逐漸成為各個行業的精英。所以,他要把握這最後的機會,更加清晰的說一些以前他可能比較含蓄的表達過的想法。
在教室的最後一排,李朝猛然從類似神遊的狀態中驚醒。就那麼幾分鍾的時間,李華卻仿似過了幾十年那麼久,各種片段、畫麵在他的腦海中閃過,有溫馨的、甜蜜的,也有痛苦的、悲慘的,更多的是和一個美麗而溫婉的女子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李朝終於抬起頭注視著講台上的利有明,這是一個對工作盡職盡責而又對名利看得極重的教育工作者。前一世的這個時候,李朝心中對利有明充滿了鄙夷,認為他的名利心太重。但是這個時候的李朝,卻覺得講台上的這個老頭,是一個可愛的老頭。
講台上的利有明仍然在唾沫橫飛的給這批可能給自己帶來各種好處的學生做最後一次思想灌輸,其中心思想是讓同學們不要忘了自己、不要忘了各位同學。而講台下習慣了循規蹈矩的好學生們第一次控製不住興奮的心情開始竊竊私語,無非都是商量今晚要去哪裏慶祝,或者後麵幾天要怎麼玩。而李朝的心思卻已經飄到了九霄雲外……
這最後一課一直上到下午六點才結束,放了鴨子的學生們三三兩兩走出校門。李朝作為這個班級的特殊分子,雖然高考前3個月才為了備考基地班,才從自己高二的班級中借讀到高三實驗班,但是一直在校團委任紀律委員的他,借著學生工作的機會認識的幾個高年級同學的關係,很快就在這個班級混的風生水起。這個時候他一邊和幾個男女同學商量著未來一段時間的各種活動,一邊也往校門口走去。當然,再世為人的他知道自己高二班級的班主任王正泰老師正在校門口等著自己。
李朝對於王老師的心態比較複雜,一方麵他對於王正泰當初明知道他考冰城工大基地班是個坑卻沒有提醒他而一直耿耿於懷,但另一方麵對於王正泰在高考後在校門口等他這件事,他還是懷有感激之情的。尤其是在大學裏經曆過了各種不負責任的老師、輔導員之後,他對於每一個認真負責的老師,都是很敬佩的。
走到校門口,王正泰果然在收發室裏等著他。看到李朝走過來,王正泰走出收發室,對李朝招了招手,待李朝走到跟前,王老師如前世一樣,用很平靜的語氣對他說,“高考結束了,你好好休息幾天。兩周後班上開始補課,你記得來上課。”
上一世,李朝對於王正泰根本不相信自己能考上基地班非常的氣憤,但是當時還是老老實實的答應去補課,卻在自己終於拿到錄取通知書後,示威一般衝進課堂,對正在上課的王正泰大聲地喊,“我考上基地班了!”
這一次,李朝卻冷靜的對王老師說道,“王老師,這次高考我感覺發揮的不錯,跟同學也對過答案,我相信以我的成績一定能被冰城工大基地班錄取。所以我不想浪費時間再來補課,我有其他的安排。”王正泰有些詫異的看著李朝,在他心目中李朝雖然膽子比較大,比較有自己的想法,經常對老師的指示陽奉陰違,但是很少會當麵頂撞或質疑老師的安排。就拿這次報考冰城工大來說,由於學校此前已經多年沒有學生報考,或者即便報考了也不能考上,因此今年冰城工大今年根本就沒有發招生通知給學校,但是李朝在等冰城工大基地班的招生通知而不得之後,自己打電話了聯係了冰城工大的招生辦,才收到了冰城工大專門為他發來的通知。
由於李朝雖然是作為全市第3名考進本校的實驗班,但是在進入高中之後,成績表現並不突出,而且有段時間成績起起伏伏,在全班60人中,從前20名左右到倒數後10名,都見到過李朝的名字。而冰城工大的基地班作為這些年高等教育的試點,要求報考時年齡不超過16周歲,因此通常隻有上學上得早,並且還沒有到高三的學生才有資格報名,參與全國高考,由冰城工大單獨閱卷,在數千報名者中最後隻錄取20人,因此競爭相當激烈。說實話,王正泰並不相信李朝能考得上。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在高考結束之後,特地留下來等著李朝,通知他參加暑假的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