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不公,生活的打壓,都將會帶人認清現實_題記
原來,在我們不知道的時候,媽媽竟然獨自承受了這麼多。小時候,小Y清楚的記得媽媽的人緣超級好,好幾個玩的好的同齡婦女都會坐在門口談白,熱鬧非凡。
而幾年後的現在,媽媽再也沒有提她們了,她已經沒有可以真正交心的朋友了,她說,越是玩的好就會越了解然後就會漸漸的看清她們的本性,都是以自己的利益至上,甚至危言相向。
什麼建檔立卡,對於農村不過是虛幻的幌子,國家的優惠政策不是全麵覆蓋的,反而是一些仗著權利亂作為,不切實際的小官,欺壓部分無權無勢的百姓,表麵笑臉相迎,背後一套又一套,媽媽講那些人,是越是窮越看不起我們,因此經常丁寧著一定要為父母爭一口氣。那些無恥幹部從來都不會關注到真正貧困的家庭,反而是被那些花言巧語心思縝密的富家子弟無理霸占。Y雖然飽讀詩書,了解時政,卻依然對家庭沒有幫助,沒有步入社會,就不會嚐到那些人情冷暖,更不會得知人心險惡,小時候認為好朋友會一直走下去,事實證明隻有永遠的金錢關係,無權無勢便無法在社會立足。
這個家庭上有80歲老奶奶臥病在床需要照養,家庭的勞動力就父親一個,年紀大了工作不穩定不說,還隻能幹體力活,母親身體不好經常會去看病,加之四個孩子的上學學費不低,生活費支出多,收入少。如此境地竟也輪不到建檔立卡戶的資格,爸爸總讓孩子們努力,爭取一下助學金,對自己舍不得花,衣服襤褸不堪,也毫不在意,說什麼打工的沒必要穿那麼好。這樣的緊張條件,這麼拮據的日常,他們怎麼會這麼欺負我們家,句句都是冷嘲熱諷,內涵至深,和著大家夥兒背地裏傳謠
村裏的人竟然有傳出這樣內涵的話:某些人掙錢厲害,供那麼多小孩讀書還能借錢出去,媳婦在屋裏玩的多自在。真的搞笑,妒忌也不至於這麼造謠吧,這麼講起小Y家庭有多富一樣,小Y習慣了也生活比較拮據,一不小心被扣了錢就急的發慌,因為她知道,錢真的來之不易,是爸爸用汗水換的,一定要出人頭地。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不能一味地去隱忍,更要積蓄力量,解放鄰裏對我們不友善又何必在意,又不是一定要和到大家呢,既然不能讓大家都滿意,我們是不會趨炎附勢,更是厭惡那種因財產而主意不定的人。
無論在哪裏,Y都覺得靠別人是靠不住的。學校裏,Y想申請助學金也是如此,假如申請不到,Y也會記仇,為什麼那些富貴人家建檔立卡隨便什麼都可以,而我們就隻能說pass掉就pass掉,其中有不甘心,更有想證明的決心,不就是個補助嗎?,大不了憑實力爭取獎學金。
上了大學,Y覺得確實與高中沒什麼兩樣,隻是在那麼不堪的環境中,仍然想證明自己不一樣,再難也能發展的很好的信心。
當周圍的人都問起Y為什麼會選擇這學校,Y遲疑了。
但確實,也許大專就不該奢求太多,煎熬的話,挺過去就好了。
在這裏,不能欠人家人情,學會拒絕,獨立清醒,時刻準備著,奮起,不讓父母被看不起,最終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