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不同的繁育模式(1 / 2)

“那些沒有,不過在幫你做測驗時,那個虛擬世界,倒是可以給你一些幫助,隻不過宿主現在的身體,還無法承受靈魂的完全狀態,暫時還不能使用。”

吳憂沒有想到,自己隨口一問,還真有一些收獲。

忙不迭地問道:“虛擬世界?對我有哪些用處?”

係統回道:“虛擬世界的時間流速,可以自由調節,等到宿主的身體足夠強大,就可以在虛擬世界中,以靈魂狀態,完成一些需要長時間練習的事情。”

聽到係統的講解,吳憂的記憶裏,就冒出了寫小說時,那些加速空間,以及時差空間。

吳憂寫的垃圾小說裏,也運用了兩界時差這個寫法,對於這玩意的好處,那是知之甚詳。

“看來自己得到的這個係統,也不是很垃圾嘛!這不,擠一擠還是能有些好處的嘛!”

至於身體現在還不夠符合要求,吳憂並不著急,按照他現在的成長速度,最多十歲,就能夠擁有堪比成年人的體魄了。

就在吳憂已經開始計劃怎麼利用這個虛擬空間時,係統接著說道:“不過,每次進入虛擬世界,宿主需要消耗一定的信仰之力,用來維護靈魂離體後的身體,在虛擬世界中的時間長短,那就要看宿主準備了多少信仰之力了。”

聽到還需要消耗信仰之力,吳憂就皺起眉頭來。

畢竟他現在獲取信仰之力也是非常少的,還要用來提升體質,根本就不能挪用出來多少。

況且,信仰之力吳憂用來提升身體,與提升技能,對於現在的吳憂來說,還是身體比較重要。

畢竟這裏是原始世界,要是沒有一個強悍的體魄,吳憂還真不敢確定,自己會不會在哪一天,突然就得病死了。

不過吳憂也沒有去糾結,畢竟還要幾年以後,自己才能夠使用上,到時候,搞不好自己就能夠有富裕的信仰之力也說不定呢!

不再與係統聊了,吳憂開始思考自己接下來該做的事情。

“自己不可能一直留在幼兒洞穴,必須在離開之前,就在青年隊那裏,建立起威信,這樣才能夠無縫連接過渡。”

吳憂在思考著怎麼過渡到青年隊時,不會有信仰之力斷層,一個四五歲的小野人,來到了吳憂身邊。

看著來到自己身邊的小原始人,吳憂的目光有些複雜。

這個孩子,是吳憂那個生母,在無憂之後,生的第二個孩子,第一個是女孩,不在這個幼兒洞。

吳憂之所以目光複雜,這就要從住山族的繁育方式說起了。

住山族,是一個共夫共妻的族群,而且還是近親繁育,除了嫡親,那是隨便繁育。

一開始,吳憂還想著找一找,誰是自己的生父,後來隻能放棄,沒別的,人太多。

而現在站立在吳憂麵前的小男娃,就是吳憂同母,不知道是不是同父的弟弟。

有著前世的禮教觀念,吳憂一開始無法接受這樣的一個繁育族群。

可是後來他也就明白了,原始人類,在這個世界,已經不是食物鏈頂端了。

他們無法做到混血通婚,領地周圍都是危險,要想穿越別的生靈領地,那是要付出生命的。

看著小男孩的手臂上,一個與自己一樣的傷疤,那是用來區分是不是同母的標記。